首页>新闻中心>用户行业

两家中国合资船厂将进军LNG船市场

2019-10-21 16:17:00

  日本川崎重工近日正式披露了将向两家中国合资船厂——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转让液化气船建造技术和在中国建造液化气船的计划,但川崎重工同时也强调不会向中国船企泄露核心技术。
  川崎重工于10月2日在东京举行了业务介绍会。会上,川崎重工船舶海洋公司总裁饼田义典介绍称,专门从事高附加值液化气船建造的川崎重工坂出工厂将向两家中国合资船厂转让建造技术,其中LNG船建造技术将转让给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而LPG船建造技术将转让给南通中远海运川崎。
  饼田义典称,技术转让计划已经正式确定并正在实施。在被问及“日本的技术转让是否会有利于中国造船业”时,他指出:“造船技术的核心部分并不仅仅是川崎重工所有的,而是整个日本造船业的技术,因此,公司不会单独将这些核心技术转移至海外。”
  同时他表示:“液化气船建造技术的转让仅限于川崎重工持有股份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川崎重工也将充分执行信息管理工作,确保两家合资船企不会将技术泄漏给其他中国船企。”
  川崎重工是日本主要的LNG船建造商之一,去年,川崎重工成功交付了18.2万立方米LNG船“PACIFICBREEZE”号,这是全球最大的MOSS型LNG船。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坂出工厂手持订单量共计9艘,除了2艘散货船之外,其余全部为液化气船,包括1艘大型LNG船、5艘VLGC和1艘LNG供气船。
  2017年,川崎重工正式决定移师中国,计划将70%左右商船建造工作全部转移到中国两家合资船厂,以便提高价格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抗衡中韩船企。这是川崎重工改革船舶海洋业务的一个主要措施。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是中国造船行业标杆企业,被称为“中国造船水平最高的船厂”,成立20多年来,先后前瞻性地完成了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三大主流船型及汽车滚装船、多用途船等多产品的开发与升级换代,并在相关技术方面领跑中国造船界,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早在2016年,南通中远川崎公司20名设计人员启程赴日本川崎重工总部学习LNG/LPG船设计建造技术,为今后公司在建造LNG/LPG船做准备。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是继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之后由中远海运集团与日本川崎重工合资建立的第二家现代化大型造船企业,成立于2007年7月。今年3月,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投资近12亿元打造的第二座船坞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新船坞长550米,宽68米,配备4台起重机,其中包括2台800吨龙门起重机。凭借双船坞的配置,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目前能够更高效地建造大型商船。
  随着第二座船坞的完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的建造产能提高了50%。因此,川崎重工开始考虑将LNG船放在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因此有望成为自沪东中华之后,中国第二家能够建造17万立方米级LNG船的船厂。
  今年2月22日,中远海运重工总经理梁岩峰到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调研续建工程推进情况,并就2号坞启用前期准备、船坞、吊机等设备/设施生产能力、订单船型及智能制造推进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调研。梁岩峰强调要加快推进LNG船和LPG船建造研讨及准备工作。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川崎重工此前曾计划进一步加强与两家中国合资船厂的合作,实现共同采购、分担建造等一体化运营模式,提升包括坂出工厂在内的川崎重工集团整体商船业务的竞争力,响应全球各种不同船舶的建造需求。
  在向中国转让液化气船建造技术的同时,在日本国内,川崎重工则将专注于新产品的开发,目标是到2030年建造世界首艘商用液化氢运输船,在2021年实现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投入市场等。

相关文档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