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用户行业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影响力有望提升

2020-03-03 14:24:00

  中国供应链对特斯拉Model3成本降低的作用将引发深远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将深度走向全球市场、融入全球市场,最终有望引领全球市场。

  销量增长迅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迅猛。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年的38万辆增至2019年的221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1%。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年的1.76万辆增至2019年的120.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2.3%。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达60%。

  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00万辆,含中国市场约150万辆、欧洲市场约80万辆、美国市场约40万辆。国内市场方面,预计特斯拉和合资车贡献25万-30万辆,自主纯电动汽车贡献75万辆(约半数为营运用途)。

  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补贴政策是产业发展初期的关键推动力。补贴退坡后,“双积分”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扶持政策。

  看好国产特斯拉

  特斯拉是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先驱和领军者,产品体验佳,品牌深入人心。极致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是特斯拉的本质,包括电驱动技术,电池管理技术,模块化底盘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和在线升级技术等。

  2019年1月初,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建设,用于生产Model3、ModelY等车型。上海工厂一期建设产能为15万辆,全部建设完成后将达50万辆。国产特斯拉下线将有力推动特斯拉在我国市场的销量,同时对国内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带来订单增量。

  2020年1月,特斯拉Model3生产2625辆。虽受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已于2月10日复产。Model3全年销量将以其供给决定,供不应求节奏或贯穿全年。Model3主打性价比,同时保留了科技和性能体验,在国内市场极具吸引力。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Model3与奔驰、宝马、奥迪的传统燃油B级车售价较接近,但免征10%购置税,同时拥有新能源牌照优势。

  特斯拉国产化给自主车企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但政策出发点在于引导汽车电动化。面对特斯拉这条“鲶鱼”,国内车企早已行动起来。很多自主车企推出了优秀产品,设计感、续航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智能化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未来3年-5年,特斯拉的产能需要爬坡,供应链需要打通,产品序列需要补充。这给自主车企发展留下时间,预计未来新能源主流自主车企不会超过5家。

  今年开始,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率有望从30%转变到近100%。国内多家企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涵盖动力电池及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中控系统、BMS、底盘等。

  国内供应链对特斯拉Model3成本降低或引发深远影响。其他海外车企龙头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充分考虑中国供应链的积极作用。通过国产化方式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将深度走向全球市场、融入全球,最终有望引领全球市场。

  技术提升空间大

  当前正处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爆发前夜,主要是液态离子电池技术的安全性、快充性、循环性等,电池材料端包括膈膜和电解液技术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车辆轻量化同样处在产业爆发前夜。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续航里程、耐用性、补能的便利、成本及安全性,决定其适用空间。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到现在,摸到了第一层“天花板”,技术进步带来的价值弹性更大。

  从技术路线看,增程式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发展潜力巨大。增程式纯电动车补能速度快,综合能耗低,且安全性相对较高,续驶里程更长,耐用性较好,符合老百姓用车习惯,可能成为大幅替代传统燃油车的技术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的预估都是从政策指引出发,很少能从需求端解释清楚。要实现规划目标,就必然面临着对传统汽车的替代。从目前的技术、基础设施、成本、产品体验上看,电动车很难对传统车进行大范围替代。这就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行业发展最终还要依赖于电池底层材料等技术的进步。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编辑:网站实习1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