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2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2022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64点,同比提高22点、增长3.0%,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2022年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2022年第一季度,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际航运市场保持活跃,带动克拉克松综合运费指数和新船价格指数等先行指标(重点监测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新船价格指数和综合运费指数)同比、环比增长;骨干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同比上涨,环比小幅下降;CCI同比增长,环比有所回落。
2022年第二季度,国际航运市场保持活跃,克拉克松综合运费指数达到2009年以来的新高,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3.8%,带动先行指标同步上涨。但受国内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尤其是2022年4月—5月份局部地区产生断点、堵点,对有关重点造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船舶生产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拖累同步指标(重点监测造船企业产能利用率、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率)下滑。先行指标上涨部分抵消了同步指标的下降,CCI小幅回落。
2022年第三季度,国际航运市场出现回调,克拉克松综合运费指数比第二季度下降15.5%,拖累先行指标下降。随着国内生产物流断点、堵点的疏通,造船企业生产明显提升,带动同步指标上涨。同时,船用钢材价格有所下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造船企业盈利水平得到改善。同步指标上涨抵消了先行指标的下降,CCI指数实现回升。
2022年第四季度,国际航运市场高位回落,新船价格指数滞涨,但新船订单量环比上涨,重点监测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充足,生产任务饱满,产能利用情况处于较好水平。2022年末CCI回升至764点,为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展望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将延续低增长态势,全球航运和新造船市场将出现合理波动,但新船需求不会出现大幅萎缩,船企手持订单量保持充足。综合分析,2023年CCI将保持在正常区间波动。 (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