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波
4月18日,2025第十四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以“AI驱动变革 数智引领互联”为主题,聚焦中美关税博弈、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新周期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魏晓栋,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卓钢链董事CEO潘富杰,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河南钢铁集团周口钢铁公司副总经理邓杭州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主办,上海卓钢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共吸引了来自产业链的600余名代表参会。
蔡进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GDP增长5.4%。中物联与国家统计局联合调查数据显示,经济逐月向好态势显著,1-3月制造业PMI指数从49.1升至50.5,新订单指数3月达51.8%。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需求基础夯实,消费、投资、出口数据亮眼,分别较去年全年回升1.1%、1%、6.9%;二是内生动力增强,政策驱动叠加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回升迅猛;三是传统产业回暖,建筑业、房地产市场数据向好;四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端制造、数字化服务业增长强劲。面对中美贸易博弈,中国经济凭借内需韧性,有望对冲高关税影响。综合多因素,对实现全年GDP 5%增长目标持客观乐观态度。
魏晓栋在致辞中表示,钢铁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当前,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的主旋律。嘉定区高度重视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卓钢链作为扎根嘉定的重点数智化服务型平台企业,为钢铁物流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联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角色,全心全意提供最优质的营商环境、最大的发展平台以及最佳的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和人才在嘉定更好地成就事业、追逐梦想。
潘富杰为大会致开幕词。潘富杰认为,2025年市场规模与需求结构有三大变化:一是产量与需求总量变化,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是出口市场的变化。他强调,钢铁行业是强周期行业,要遵从规律,顺势而为。面对市场的多种不确定性,需要四步走:一是开拓多元市场,除欧美日发达国家,还需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二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三是推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矿山-钢厂-用户”零碳产业链,提升生态整合能力;四是企业经营与管理双优化,实现降本增效,高效管理。
陈雷鸣作了《钢铁数字化供应链发展的驱动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将改变我们对行业与未来的认知,是对传统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一次深刻变革。构建钢铁数字化供应链是传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需从技术应用、流程优化、生态协同等多维度推进,驱动路径主要有技术赋能、平台生态、流程重构、数据治理、绿色低碳、生态赋能等方向。钢铁行业数字化供应链的未来发展将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需求,通过重构生产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全链条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
陈玉千在大会上作了《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的主旨报告。他表示,2025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整体仍呈现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小幅震荡,焦煤焦炭等价格趋弱下行,铁矿石价格依然高位运行,钢企盈利水平虽好于去年同期但仍然偏低。2025年,钢铁行业消费进入下行通道、出口面临严峻形势、钢材消费结构由建筑用钢为主向制造业用钢转变。目前,钢铁行业由“增量发展”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展望后市,他认为,原料供给宽松仍有下行空间,钢材供给端高压力持续,国内钢铁需求将小幅下降,出口将有所减少。在此背景下,国内钢企需继续坚持“三定三不要”的原则,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才能共渡难关,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管清友作了《大国博弈 中美关税反制下的中国机会》主题演讲。他认为,美国发动的关税战难以成功,对中国而言反而是“凤凰涅槃”的机会。关于美国关税战难以成功的原因,他解释称,一是美国关税战违背经济规律,全球化是自然形成的,重塑优势困难;二是道义上站不住脚,加征关税易引发反感;三是策略错误,关税战破坏了国际秩序和信用;四是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态度。面对贸易摩擦,他认为短期虽冲击全球股市和中国企业,但也带来倒逼式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企业韧性,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也一定程度刺激国内出台扩张需求政策,加快政策调整,做好短期应对和中长期规划,各方应在这场挑战中寻找新机遇。
许集体表示,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对国内钢材出口和市场价格影响明显。钢铁贸易流通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经营品种由简单走向复杂,贸易利润由可观转为微利甚至亏损,竞争对手由同行延伸至上游钢企。传统的钢贸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时代,钢铁贸易流通行业的转型乃大势所趋。
邓杭州指出,过去几年,钢铁行业举步维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钢铁人并未退缩,行业内群策群力,携手共克时艰。
本次会议同期还邀请了汽车产业、光伏产业、造船行业等下游行业的专家以及产业链的代表分享了行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