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匠心雕琢岭南水乡新地标
——中国一冶承建肇庆新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纪实

2019-05-30 09:04:00

该项目部班子成员现场讨论施工节点安排。(杨爱国摄)

“绿色明珠”砚阳湖。(本报记者陈明 摄)

  本报记者 陈明 通讯员 董汉斌 沈潘

  5月的广东肇庆市,夏阳正艳。

  位于肇庆新区的砚阳湖碧波荡漾、岸芷汀兰、白鹭翔集,焕发出岭南新水乡的勃勃生机。3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鱼塘和猪舍,经过中国一冶建设者的挖塘造湖、匠心雕琢,如今一个造型优美、形如砚台的人工湖完工落成,为当地市民建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防洪、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区,成为肇庆新地标。

  标本兼治的生态工程

  肇庆砚阳湖区集雨面积近11平方公里,有建成区、耕地、林地,还有鱼塘、猪舍等,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湖区每年总氮负荷为275.5吨、总磷负荷为95吨、COD达8550吨,水质沦落为V类。同时,规划范围内防洪防涝标准低,水害频繁。因此,以水系生态修复、防洪防涝为主要目标,以自然山水和岭南文化为特征的砚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应运而生。

  2016年5月,中国一冶凭借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中标肇庆新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成为EPC总承包单位。这是一冶集团首次中标广东省水环境治理项目,品牌效应意义重大。

  中国一冶将生态保护措施植入工程设计内容,以体现“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突出防洪排涝、改善水体质量、彰显岭南风情。

  砚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占地面积约230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湖体开挖、湖岸防护、景观进水渠、进水闸、景观绿化工程、防汛道路、跨河道桥梁等主体工程和湖岸公园、市民广场、绿道工程、公共场所设施等配套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肇庆新区的防洪体系,保障城市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构筑城市生态廊道,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集防洪排涝、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地标景观。同年9月28日,肇庆新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开始土方开挖,标志着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近3年的建设,砚阳湖水系逐步形成。通过进水闸、泄水闸的运行调度,上下游的水体联动为砚阳湖注入了天然活水,起到了调控、扩散、净化、运送水质的多重功效,不仅满足了砚阳湖及其周边区域防洪排涝、调蓄、景观补水、休闲旅游的要求,减轻了防汛抢险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改善了流域两岸的水环境,并对现有的水环境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砚阳湖水系质量已净化到饮用水的Ⅲ类。该项目建设绿地面积约94.8万平方米,栽种大小乔木70余种约1.2万余株,种植花卉、地被、草坪50余品种约48.2万平方米。

  肇庆市鼎湖区水坑街道居民刘务群向记者表示,肇庆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水质,实现了青山绿水目标,多年不见的白鹭又飞回来了。

  砚都气质的地标工程

  肇庆,旧称端州,名噪一时的端砚就产于此。“砚阳湖的造型就是一方砚台,这与肇庆作为中国砚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砚阳湖项目的布局,突出岭南文化元素,以砚为魂,以墨砚流动的气韵为灵感,形成景观骨架。”中国一冶肇庆项目部经理范锐介绍。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这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整治水系、建设新的生态景观,考验着中国一冶人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一冶肇庆项目部知难而进。他们深度介入并参与了前期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案中注入了海绵城市、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先进的设计理念。

  为彰显岭南文化,他们在项目设计之初便以端砚为原型,充分利用地块的地形地貌,整治鱼塘水系,开挖出99公顷的砚阳调洪湖,在湖中堆填出3座单体形状各异,既独立又呼应的岛屿,与外围的流线型生态驳岸线通过拱桥、木栈道连接,并以砚阳湖为空间载体,以岭南与肇庆文化元素作为题材,将砚阳湖分成市民歌舞广场、岭南写画园、奇石盆景园、翰墨园和大地书法园5个主题园区。同时,建设7座跨河道桥梁和4.8公里湖岸线,串联起亲水平台、游湖栈道、音乐喷泉、浮岛码头,镜面水景、绿化带以及雨水花园。从湖泊的上方俯瞰,正如一方端砚镶嵌在这片岭南大地上,成为肇庆的新地标。

  环保为先的海绵工程

  开挖砚阳湖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这里地势低洼、水网密集,遍布着218个大小不一的鱼塘,还散布着猪圈、农舍、砖厂等地面建筑物,土方工程量大,微地形整理面广,施工和环境保护难度很大。

  一冶肇庆项目部克服当地降雨量大、场地条件差、现场无通行道路、平面交叉作业多、鱼塘淤泥层厚且呈流塑状等困难,利用BIM技术对场内的土方进行精准计算,科学制订土方平衡方案。他们精心组织、合理策划,修建起26公里长的施工便道,将方圆230多公顷的施工区域划分为10个工作面,并设计出进退有据的施工线路图,建立起各区域平行施工的工作场面。在该项目施工高峰时,现场有30余台推土机、40余台挖掘机和120辆渣土车在同时作业;工程共完成土方量约500余万立方米,在完成湖区土方开挖及湖岸线回填施工任务的同时,还实现工程项目土方“零外购、零外运、零排放”,不仅节约投资4000万元,还保护了现场环境,减少了扬尘和污染。该项目业主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冶项目部能打硬仗,并结合现场实际优化设计,不仅节约了工期,也为他们节约了成本。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采用了停车场植草砖铺砌和排水草沟、雨水湿塘、下凹绿地等新式排水系统、砚阳湖亲水侧植被缓冲带及生态抛石护岸等5项生态海绵城市施工技术。其中,在园林景观游人广场、环湖绿道及砚阳湖3号至8号桥梁面层,铺装彩色透水混凝土达3800立方米。这种具有透水效果的彩色混凝土,不仅提升了景观颜值,还让雨水流入地下,涵养水源,有效消除路面积水,减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且施工成本低廉。由此,实现了绿色生态中“透水、渗水、蓄水、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海绵城市理念。

  技术集成的创新工程

  在砚阳湖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一冶肇庆项目部应用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多项建筑业新技术,以及10项一冶集团已有技术成果、5项项目部自主技术创新成果,节约施工成本1000多万元,缩短工期200余天。其中,6项技术成果节约成本均达到百万元级别。

  由该项目部自主研发的全新技术——熔岩地区桥梁桩基溶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在节约成本240余万的同时,更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砚阳湖项目桥梁桩基施工中有个重大技术难题——溶洞数量多且体积大:在地下40米到60米深度范围内有近30个大小不一的溶洞,见洞率达到56.13%。其中,最大的一个溶洞高达20余米,是极为少见的串珠式多层溶洞,是肇庆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发现的最大溶洞群。

  溶洞区桩基施工,安全隐患极大。溶洞紧挨砚阳湖湖区,如果施工不当很可能引发湖水渗入或倒灌,造成整个溶洞群的集体坍塌、设备损毁、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对溶洞的基本情况全面勘测后,该项目部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研究、制订出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溶洞填充工作耗时4个月,共计消耗近万立方米片石、黏土与水泥;桩基的平均深度由常见的20米至30米深入到了40余米,位于最大溶洞的桩基深度达到了64米,创造了中国一冶溶洞桩基施工的纪录。

  3年来,中国一冶肇庆项目部还创造了鱼腹式钢箱梁制作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态海绵城市在水系整治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硬质生态护岸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5项创新技术成果,申报了《一种应用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方法》《在保水性较强的淤泥质土中苗木排水方法》等20项发明专利,编制了《城镇交通主干道下沉式绿化带施工工法》《再生料透水混凝土施工工法》《曲形变截面鱼腹式钢箱梁制作施工工法》等3项施工工法。

  《中国冶金报》(2019年05月30日 04版四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