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中冶建工持续推动6个在建项目实现复工复产

2020-03-02 09:20:00

    2月25日~27日,中冶建工承建的贵州G352务川道角至藕塘公路改扩建项目、贵州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一期项目、四川精神卫生研究院项目、重庆金凤园区先进碳材料项目、重庆长安跨越建设项目、重庆巫溪S402双庙垭口(开州界)至渔沙段改建项目共计6个在建项目顺利实现了复工复产。

  贵州G352务川道角至藕塘公路改扩建项目于2月25日实现复工。项目部按照“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的要求,迅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防疫复工工作专项方案,严格落实联防联控责任。项目部对返岗人员健康情况、接触史、行踪史进行了全面摸排,设立专人专岗落实防疫工作,建立了返岗人员台账和体温监测台账,要求管理人员提前抵达项目,接受监督性医学观察符合条件后再上岗;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与宿舍区进行每日消毒,储备充足防疫物资;提前与当地政府部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施工现场人员健康台账、安全防范措施、物资供应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组织进场施工人员参加防疫安全技术交底和复工安全培训,不断增强项目施工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一期项目于2月26日顺利复工。为顺利复工,项目部及时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红外线体温枪、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必要物资,每天坚持对生产、生活区域进行消毒,并要求测量、记录作业人员体温情况,同时,坚持做好项目管理人员及广大作业人员的防控知识宣贯。截止目前,项目部已有25名管理人员及60名作业工人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四川精神卫生研究院项目于2月26日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复工。该项目是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受到省政府及省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建成后将切实改善省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研究环境。复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逐一摸排到岗管理人员、拟进场工人14天内的接触史和出行轨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做好个人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批量采购、储备足量防疫物资,并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阶段,各级管理人员将继续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项目打赢“抢工期、促节点”的复工生产战,为完善四川医疗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民生工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重庆金凤园区先进碳材料项目于2月26日通过重庆市高新区考核小组复工验收,正式复工。疫情发生以来,项目部高度重视防疫工作,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疫小组,严格按照重庆市市委、高新区委及两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防疫工作,全面加强全体员工的疫情防控教育,编制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及疫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为工程有序复工进行了在渝人员轨迹排查,并优先安排在渝员工于2月19日后陆续返岗。此外,项目部还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质,包括3000个口罩,20L酒精,500斤84消毒液,10瓶洗手液,100个医用手套,四把额温枪,10套医用防护服,满足项目复工和防疫工作所需。

  重庆长安跨越建设项目于2月27日顺利复工。为确保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项目坚持“一边坚守值班、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人员管控、一边抓施工生产”的四项原则,做到严格防控、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实现了早准备、早复工。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工作,项目部做了7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制定了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二是对疫情防控体系、疫情分级响应等内容作出了详细明确安排。三是准备了充足的应急防控物资。四是通过短信、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对预进场人员的身体状况及出行轨迹进行14天以上的详细排查、登记。五是对进场人员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六是项目已备好新进场人员隔离观察住宿间。七是全力保障施工作业急需的钢材、水泥等相关原材料的进场、调控。

  重庆巫溪S402双庙垭口(开州界)至渔沙段改建工程于2月27日正式复工。2月初,项目部应巫溪县交委及业主要求,积极组织做好复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抓好疫情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一是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疫小组,编制了疫情防控应急议案和专题方案;二是通过项目部微信群、QQ群等形式组织项目部所有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公司、巫溪县交委复工复产相关文件精神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三是提前摸排好返岗复工人员信息情况,对复工人员加强防疫防控知识宣传,同时布置好现场宣传标语、现场体温检测点、临时隔离点等;四是由领导带班对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生产安全工作。(晓乔)

来源:中冶建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