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伍宣
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豁得出,是共产党员最重要的品格之一。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首席专家、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程爱民,就是这样一名共产党员。2005年,中国五冶承建的国内首座7米级大型焦炉在太钢上马。由于其需要用到数百万块、上千种耐火砖,必须加紧研发一种专用耐火材料管理系统,才能满足建设需要。在无知识储备、无现成经验,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正是学热能工程出身的共产党员程爱民挺身而出、勇敢“跨界”,从自学编程知识开始,坚定不移、埋头苦干,带领团队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守与执着。
面对“艰巨的任务”,
共产党员不担当,谁来担当?
党员,总是在困难面前站出来,在挑战面前撑起来,这种“硬气”与“心气”,正是党徽的光芒所在。
太钢7.63米焦炉是国内首个引进的7米级焦炉,开启了中国焦炉从6米到7米的历史性跨越。然而随之而来的耐火砖用量和砖型都比6米焦炉大幅增加,但对耐火砖降低备品率的要求却大幅增强,必须保持在1.5%以下。
早在项目进场前,程爱民就主动请缨,承担了这座国内首座焦炉的技术研究工作。他很快发现,想要实现数百万块不同种类的耐火砖从订货、入库、出库、退库等各个环节的准确、高效管理,必须采用专用的现代化统计查询系统作为支撑。
说干就干。在中国五冶技术中心的帮助下,程爱民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自己站出来担任组长,带头啃技术“硬骨头”。该小组聚焦耐火砖从订货到退库的4个环节、砌筑从焦炉蓄热室到炉顶4个部位、现场堆放5间库房等施工要点着重发力,在“比担当”的精神鼓舞下,小组用5天时间、近20次修改研讨梳理分解出了15个管理子流程以及各子流程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以此作为开发焦炉耐火材料智慧管理系统的基本依据。
然而,他们拿着精心梳理出的流程及逻辑关系图,先后联系了数家高校的软件学院请求支持软件开发,却频繁吃了“闭门羹”——没有一家机构愿意承担该系统的软件开发。随后,他们又联系了多家软件开发公司,但也得到了基本相同的答复:该系统复杂、专业性强、通用性差、难以广泛应用,而且开发时间太短,算“经济账”划不来。软件开发的声音越来越小,让团队成员们灰心丧气,前期工作付出了这么多,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努力白费。一筹莫展之时,个子不高,甚至看上去有些瘦小的程爱民爆发出了坚定声音:“别人不干,那我们就自己干,总之要把这套系统搞出来!”
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理工科背景的程爱民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他决心从自己比较熟悉的VB平台和较为简单的ACCESS数据库入手开始编程。那段日子里,程爱民带着组员们夜以继日地编写代码,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3个模块功能,模拟了几十条数据进行测试,结果一切正常。大家非常高兴,没想到过程这么顺利,胜利就在眼前。
但在后期模块拓展时,数据量迅速增加,机器运行速度突然慢了下来,有时甚至死机,更换了好几台电脑进行测试也依然如此。没有成熟经验的软件开发“菜鸟”们立即查询相关专业认识,才发现原来大伙儿选择的数据库满足不了大容量数据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会达到成千上万条,且前期数据库的类型选择、数据库存放位置以及程序架构等都存在问题,这套技术方案行不通。首次尝试失败,质疑声也又一次响起。是继续前进还是放弃?抉择再一次摆在了程爱民和他的团队面前。

图为程爱民在工作中。 (五冶上海提供)
就是现学,
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共产党员,之所以不会被打倒,就在于信念的坚定指引,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面对质疑,已经“碰了一次壁”的程爱民只用了一句话乐观地回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工作再难,总难不过革命先辈的长征嘛。”后来,他的团队成员回忆,在当时的困难时刻,正是程爱民身上展现出的信仰力量始终感染着团队,激发出大家向前、向前、再向前的红色基因。
“学习本领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位本领”。通过向专家咨询以及大量查阅资料,团队发现智慧管理系统需要采用SQL数据库、设置服务器以及采用C/S构架。明白要干什么,就是干成事的第一步。程爱民白天在现场进行施工准备,晚上就在宿舍查阅资料、学习撰写相关代码,带头恶补相关知识,并以主题学习、集体教育等组织活动为契机,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团队成员们积极分享。写了再调,错了再改,每次遇到困难和波折,他总是二话不说,把自己淹没在书本和记录中,寻找改进的蛛丝马迹。多少个日夜的奋战,变成了程爱民与团队并肩作战的“课堂”,团队成员们回忆说:“程工像自己的老师,更像一名挥舞着旗帜的党员战士。”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具有智能管理功能的“焦炉耐火砖统计查询系统”诞生了。通过10多天调试,所有的功能都有效运行,最终形成了订货、入库、出库和退库的信息输入界面及综合查询和分层查询两个查询界面以及1个系统维护界面,并按照不同权限设置有操作员级和系统员两个层级。这套自行研发的“焦炉耐火砖统计查询系统”在太钢1号焦炉上进行初次使用,实现了从传统办公软件管理到全过程智能管理的跨越。搭载了该系统后,1号焦炉耐火砖备品率控制在设计的1.5%以内,创下国内耐火砖备品率最低纪录。同时,该焦炉砌筑比计划提前10天完成,焦炉砌筑质量点合格率达97%,单位工程质量优良。实践证明,该系统达到了小组的预期,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实现耐火材料的智能管理。得知这一结果后,程爱民忐忑的心终于沉了下来,大家两个月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程爱民有着技术强企、技术报国的梦想;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这个梦想更是他党员责任区土壤中最旺盛的“秧苗”,用累累硕果践行着“召必应,应必战,战必胜”的承诺。
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程爱民和他的团队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大家感慨道,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党员先锋。在“焦炉耐火砖统计查询系统”取得成功后,程爱民的“程序员”之路并没有止步于此。太钢1号焦炉建设完成后,程爱民和他的团队在后续1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这一系统,先后两次对该系统进行升级更新,使系统更智能、界面更友好、操作更便捷。大型、超大型焦炉建设的智慧化发展,就是这名共产党员最真实的中国梦!
《中国冶金报》(2022年08月0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