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粗轧、精轧、卷取……在燕钢1780热轧产线,钢卷在一个个紧密相接的生产环节中“新鲜出炉”。井然有序的高效生产背后是中冶赛迪信息对产线自动化控制程序进行的全面升级,不仅支撑生产节奏再上台阶,产品质量指标、能耗成本都得到有效改善。
一键节能系统
智能能源管控支撑成本降低

能源消耗是“成本大户”,在生产或维护过程中,能源管控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在燕钢1780热轧产线自动化改造过程中,中冶赛迪信息开发了一键节能系统。以往在维护模式中,操作工人需要根据个人的判断逐个关停能源系统,而现在按下节能按钮,系统就能实现智能管控。配合除鳞节能模型及节奏提升,系统支撑月平均吨钢电耗从101度减少到86度,年节约成本约4000万元。
优化物料跟踪控制
坐上生产节奏“快车”
生产节奏与轧线各区域自动化环环相扣,从加热炉到运输,中间任意一个环节节奏不稳都可能成为整条轧线的节奏瓶颈。相邻工艺区域之间的控制系统交接也直接影响全线节奏。中冶赛迪信息自动化系统依据轧线的实际情况,对轧线的物料跟踪控制进行了充分的优化,大幅提高粗精轧生产节奏,简化卸卷过程,提高卸卷速度,并保证生产稳定性。生产节奏提速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攀升,改造后燕钢1780热轧产线日产最多达829卷,创日产量纪录。
首创粗轧自适应短行程控制
针对性提升质量指标

面向宽度、厚度、板形、温度、卷形等重要质量指标,中冶赛迪信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针对性优化。行业首创的粗轧自适应短行程控制、活套控制以及卷取张力控制的优化升级、精轧温度模型、层冷温度模型、板形模型优化、厚度设定模型……一系列的模型优化创新,让产品质量指标再上台阶。整个系统升级后,平均厚度命中率提升超4%,平均凸度命中率提升超20%,平均平直度命中率提升超10%,平均宽度命中率提升超12%,平均卷取温度命中率更是提升超过30%。
燕钢1780热轧自动化改造成果显著的背后,是中冶赛迪长期的技术与实践积淀。面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热轧技术自主可控,中冶赛迪在持续的研发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热轧带钢全流程模型及控制技术,并不断优化创新,形成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化、系列化的热轧软件产品,在应用中为客户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