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原料耐材

进退并重实现结构性去产能

2018-10-31 10:09:00

  当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态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必须从过去以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从以退为主转向进退并重,通过先进产能有序地增加,实现落后产能尽快地退出,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1%,比上季度放缓2.8个百分点。在市场需求旺季,煤炭产能利用率不升反降,与结构性去产能的扎实推进密不可分。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加快去产能步伐,已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5.4亿吨,煤炭产能利用率也在稳步提升。2017年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达68.2%,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

  根据部署,今年我国将继续破除无效供给,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尽管今年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任务与上一年相同,但去产能面临的阻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因为,在过去两年的去产能过程中,一大批低端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已经退出市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同时,在去产能的过程中,煤炭产业还面临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任务。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必须从过去以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从以退为主转向进退并重,通过先进产能有序地增加,实现落后产能尽快地退出,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为推动高质量供给体系的形成,今年以来,我国在加快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陆续投入运营,部分未批先建的先进产能经过整改和补全审批手续后也开始释放产能。目前,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大幅提升。正因如此,三季度,尽管受安全生产督查、环保督察“回头看”,以及进口煤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煤炭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市场供给依然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原煤产量25.9亿吨,同比增长5.1%。其中,三季度原煤产量约为8亿吨。

  当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态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数量仍有3209处、产能约5亿吨,其中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1954处、产能1.26亿吨,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高质量的供给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淘汰落后、提升优质产能的任务依然较重。

  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安全供给水平、稳定供给水平、清洁供给水平、现代化供给水平和低成本供给水平。因此,当前仍应抓住煤炭供需总体平衡的时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继续推动煤炭去产能,特别是要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推动产能出清、债务出清和“僵尸企业”出清;坚持破立结合,先立后破的原则,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不断增强安全、清洁、高效、稳定的煤炭供给能力,努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