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谢鹏洲 通讯员 洪万有 全兴苗
前不久,方大炭素加工厂提报了一个西门子备件采购计划,费用为11万元。该公司采购部接到采购计划后,却并没有急于进行采购。
“问问加工厂这些需要采购的备件是否可以修复使用?”该公司采购部部长段君山对业务员提出了要求。
“部长,您真抠门,换新的得了,这钱也不多呀!”业务员嘴里嘟囔着。
“能省就得省,咱们是公司控制生产成本的第一关,如果是咱们自己家里的事,你还会这样大方吗?”段君山语重心长地说。
业务员不吭声了:“好吧,我和加工厂联系。”
该公司加工厂反馈的信息是:这些备件可以修复,但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能力,要修复必须和西门子厂家进行联系。
听到这个反馈信息,段君山很兴奋,立即指示业务员和西门子公司进行联系洽谈。西门子公司很快有了回应:修复需要4万元费用。
“采购同型号的西门子产品需要11万元,修复只要4万元,这一下就省了7万元,太好了。马上组织备件返厂西门子!”段君山随即派业务员与西门子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对接。
和西门子的维修合同签订了,旧备件很快运到了西门子厂家。十几天后,这批旧备件焕然一新地回到该公司加工厂。
该公司加工厂很快把这批维修好的备件更换到设备上。运行一段时间后,该公司加工厂职工反映效果不错,和新的一样。段君山听到这个消息,开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