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原料耐材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国碳市场建设迎来利好

2022-03-14 16:59:0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节能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
  “杜绝‘一刀切’式拉闸限电!”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兰喊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去年9月中旬以来,部分省份出现的“一刀切”式拉闸限电,对不少企业来说颇感无奈,背后则是能耗双控和电力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带给了企业乐观的信息。
  “这意味着,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和能源转型的工作路径:强调了能源转型的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强调化石能源的替代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对记者表示。
  齐康说,一方面煤电在三改造(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的基础上有序发展,发挥好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主力电源作用。另一方面,大型风光电基地要配套建设调节性电源,在当前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不再简单地强调以新能源为主体,新能源自身要安全可靠。
  “此外,政策还传递出,今后节能强调要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管理,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提升能效;二是对此类行业的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要强化控制。”齐康说,今后,节能工作和能源转型工作后续将予以充分协同,从而真正以“双碳”目标统领节能减排工作。
  “一句话,今后经济工作中,既要减排,又要发展。”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力波对记者说,今后,国家将不再追求个别年份能耗强度绝对值的下降,为经济和产业周期的波动留出调整空间;同时强调能耗强度只计量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不设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留出空间,积极鼓励能源结构调整。
  利好全国碳市场建设
  在业内看来,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除了对新能源发展是极大利好,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也将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这个转变,对于全国碳市场运行来说将是一个最强的制度保障。”吴力波对记者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国家面向气候变化的政策治理体系正在逐步优化。现阶段,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其实是并行的状态,但是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定要降下来,总的趋势就是碳排放“双控”目标未来将逐步代替能耗“双控”目标。
  吴力波说,通过碳排放强度与总量的目标设定,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区域、行业的路线图更加清晰了,对于没有纳入碳市场的其他排放主体,也有各自的总量目标。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对全国碳市场来说,整个政策协同度将大大增加。比如说,火电的配额一旦达到峰值,接下来就是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碳配额的稀缺性将会更突出,为整个市场活跃提升奠定基础。
  建议全国碳市场扩容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碳市场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聚焦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建议,拓展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丰富交易产品,尽快有序将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排放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适时允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进入;促进衍生产品创新,探索包括碳远期、碳期权、碳债券、碳保险等,扩大碳交易市场的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建议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他说,相比传统燃油乘用车,现有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左右。目前,汽车行业因制造环节碳排放较少,未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但是如果能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对碳排放量减少的有效性,应该利用碳交易手段积极鼓励行业车厂转型新能源车生产。建议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将汽车行业包括在内,让汽车企业通过参与CCER市场,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董事长宁高宁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透明的统计、估值、交易市场,使碳交易真正发挥作用,使新的、高产值、低排放的产业发展起来,代替相对落后的产业。
  为了护航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对记者表示,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架构,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建设,适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他说,建议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建议确认碳排放权的证券类资产的法律属性,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建议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保障。建议打通国内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机制,构建“全球碳市场连通机制”,这是碳排放交易的趋势。
 

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