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达清)4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新闻发言人陈学森通报了今年第1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
陈学森介绍,今年初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展现良好发展态势,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积极向上态势——生产增长、投资加速、进出口活跃、企业盈利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净增加155亿元。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生产增长势头稳健合理。第1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比第1季度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高5.3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企业增长7.4%,冶炼加工企业增长12.0%。第1季度,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1945.3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精炼铜产量为336.2万吨,增长10.4%;原铝产量为1069.4万吨,增长6.8%。六种精矿金属量为146.5万吨,同比下降1.9%;氧化铝产量为2016.6万吨,同比增长2.8%;铜材产量为486.3万吨,同比增长2.0%;铝材产量为1568.5万吨,同比增长13.5%。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增速恢复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第1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7.6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2.6%,冶炼和压延加工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8.8%。第1季度,有色金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比全国工业民间投资高1.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山采选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3%,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有色金属工业领域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正在稳步恢复。
三是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量增长显著。海关数据显示,第1季度,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进口额为818.14亿美元,增长16.4%;出口额为135.66亿美元,下降15.5%。据了解,稀土出口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3.9%。
四是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有升有降,国内现货市场铜、铝、铅价上涨,锌、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价下行。第1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为69292元/吨,环比回升1.7%,同比上涨1.2%;铝均价为19052元/吨,环比回升0.2%,同比上涨3.0%;铅均价为16121元/吨,环比回落0.5%,同比上涨5.5%;锌均价为20930元/吨,环比回落1.5%,同比下跌10.4%;工业硅均价为15169元/吨,环比回落1.5%,同比下跌15.4%;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10.24万元/吨,环比回落28.3%,同比下跌74.9%。
五是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显著增长。第1季度,11239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101.2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672.3亿元,同比增长30.4%。在34个统计品种中,利润总额实现增长的有18个,增长最快的是钨钼冶炼、铝冶炼。第1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为3.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4.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展望第2季度及上半年有色金属产业运行趋势,陈学森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扩大内需给予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三大保障性工程、工业设备更新改造、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国内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将持续增加有色金属产品的市场需求,继续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预计第2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总体将延续第1季度的增长态势,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将继续为全球经济的恢复及增长做出贡献。同时,陈学森表示,基于第1季度取得的成果,对全年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总体趋势是前高后稳。
陈学森表示,据业内人士分析,上半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将在8%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将在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重点产品进出口量有望维持增长,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预计维持高位波动,而工业硅、碳酸锂等新能源材料价格预计仍在目前价位波动,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预计在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