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助制造业转入“智造”

2019-06-04 09:42:00

  智能科技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关键力量,对科技进步、产业变革、经济发展等多重领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发展峰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在传统产业领域,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正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尽管面临使用成本较高、网络安全风险及人才缺失等瓶颈,但前景依然被看好。

  智能科技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1.jpg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这是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参会嘉宾的普遍共识。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炙手可热的助推器,向各行各业不断赋能。它除了扮演经济新动能的角色,还不断赋能传统产业,使之迸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智能科技不断进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持续赋能。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需求由过去的批量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大众化转向高端化。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已经无法适应新环境。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依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全球汽车业增长陷入疲态,智能科技则在重新激活汽车市场,无人驾驶正是其中的利器。“传统汽车业正在经历转型再造。”相关人士指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让汽车行业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在智能科技助力下,车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事实上,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保持每年18%的复合增长率。至明年,将达到近万亿元。

  多问题凸显亟待破题 

   

  

  

  虽然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正劲,但在专家看来,相比互联网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大面积渗透普及,并得到公众好评,工业互联网要想真正推广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首当其冲的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实际使用成本依旧较高。专家指出,现在的人工智能是一种监督式的学习,它要求所有数据都是带标签的数据,这使得人工智能算法的实际应用成本较高,“比方说,需要很多人收集大量图片以及标注图片,而且要标注得非常准确,从而导致实际应用成本非常高。”

  各地新一轮人工智能政策密集落地4.jpg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工智能产业绕不开的话题。在大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将来在无人车、无人工厂、无人码头、无人港口等诸多无人值守的系统里,大家都应该思考,在没有很大把握的情况下,一旦传感器数据可能出错被污染,我们应该把控制权交给谁?”

  除此之外,人才缺口也是痛点。此前,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急切需要的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无论是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部分企业都发生了新型人才短缺的现象,近年来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求人倍率甚至在2.0以上。

  渐入佳境须杜绝“孤岛式”发展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考核再加码2.jpg 

  

  

  智能科技在诸多领域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与驱动力,工业领域自然不例外。专家表示,要真正使工业互联网普及开,多方合力是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各企业都会制定各类协议,但是这些协议之间并不兼容,导致很多“孤岛式”应用的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工智能应用成本较高的“元凶”之一,“如果在协议层上统一起来,这样才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工业设备以及生产过程的数据比较顺利地采集上来,从而在设备的互联互通方面产生更大飞跃”。

  

  

  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会给社会公共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它在为社会带来精准服务和个性化便利的同时,也在收集和分析着个人隐私数据及行为偏好。因此,应该运用明确的制度和法律对其进行保障。

  各地新一轮人工智能政策密集落地5.jpg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是将来产生众多独角兽企业和头部企业的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很多企业抓住了互联网的机遇,成就了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市场,并产生了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知名企业,随着工业互联网不断渗透,传统工业发展的远景同样可期。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