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蝶变之路
——推动“智慧衡钢”建设纪实

2019-10-17 08:56:00

  本报记者 周金云

  走进新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格局和发展轨迹。迈入新世纪,华菱衡钢瞄准最新前沿技术,近20年来持续聚焦管理升级与数字化发展,实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自今年初“智慧衡钢”系统悄然登场后,经过近1年的运行优化,已经渗透进华菱衡钢的方方面面,给该公司带来了一场全局性的深刻变革。

  从“数字衡钢”到“智慧衡钢”

  作为一家有着61年发展历史的钢管制造企业,华菱衡钢克服地处内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先天劣势,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第二大专业化无缝钢管企业。

  在企业产能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递增的同时,华菱衡钢注重培育管理“软实力”。2000年,该公司在湖南省工业企业中率先打造企业信息化平台,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办公自动化)等系统,有力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变革。2002年,该公司获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其“推广ERP管理,实现管理创新”获省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003年,华菱衡钢被评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湖南省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2006年10月~2007年4月,华菱衡钢启动了ERP系统的升级改造,全面打造商务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基础自动化的宽阔平台,“数字衡钢”给这片工业热土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面对新一代智能革命掀起的浪潮,为了给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信息和管理基础,破解原ERP系统服务器“小马拉大车,速度跑不快”的难题,2018年2月27日,“智慧衡钢”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实现公司管理智慧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智敏化为目标,坚持“战略驱动、管理先行、价值导向、技术支撑”的方针,争取打造成为湖南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和行业智能制造标杆。

  新的目标,新的起点。围绕“53198”(管理效率提升30%、库存下降30%、劳动生产率提高30%、交货期加快30%、质量损失降低30%,总成本费用压降10%,准时交货率达到98%)这一总目标,一年多来,该项目参战各方和衡钢员工反复沟通,从需求分析和调研入手,反复优化方案,紧锣密鼓推进代码开发和系统测试,最终确保项目如期上线,构筑了智能互联的可视化管理平台。

  从“智能制造”到“决策评估”

  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效率和效益。围绕提效率、增效益这一目标,华菱衡钢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公司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应用为基本路径,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品质制造技术体系建设,逐步提升公司装备制造、全供应链管控、分析决策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构建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智能化创新体系,促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智慧衡钢”的全面实现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核心,以企业变革和创新为动力,具体在3个层面上体现:

  一是生产制造智能化,即自动化生产制造。华菱衡钢通过对来自智能装备、感知设备、物联网等设备平台的所有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对生产过程、设备、质量等进行在线分析,实现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规模定制。此外,每个制造工序的自动化装备和数学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质量控制、产能发挥以及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华菱衡钢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在装备水平领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Φ180毫米石油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无缝钢管生产全流程的工业互联与信息高度集成,在钢管逐根跟踪、钢管外表质量智能检测、钢管自动打包等方面取得突破。2018年8月30日,华菱衡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的“180PQF无缝钢管智能工厂改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成为钢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率先在钢管行业打造智能制造标杆。

  二是运营管理数字化,即精细化运营管理。企业全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精准化管理,每一次运作都能满足跟踪、处理和分析的要求。

  华菱衡钢高标准实施的“智慧衡钢”管理信息化项目,搭建起智能生产管理、智能运营管理、智能大数据分析三大平台,打造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同步”的信息系统。根据战略目标和管理需要,下一阶段该公司将通过大数据应用中的清洗、整合等手段,积累有效数据,建立自我学习模型,不断完善优化生产工艺,动态分析品质趋势,智能预测设备故障,以大数据驱动流程优化、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同时,该公司还将建立面向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敏捷制造管理体系,驱动和支撑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经营决策科学化,即智能化辅助决策。该公司建立企业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对实际经营数据进行处理,提出应对建议,供决策者参考;建立企业经营模型,将决策者意愿加入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反映实际运营效果,从而评估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智慧衡钢”协同办公系统上线后,相关人员可通过“掌上衡钢”随时随地了解生产计划进度、原燃料到达与库存情况、产品销售与外发情况等实时数据,及时分析企业敏感关键指标变化情况,快速发现问题,做出前瞻性判断,提供从经营目标分解到绩效考核指标、收集执行实绩进行闭环管理的分析手段。同时,利用自下而上形成的源数据层、数据集市层、分析引擎层和数据展示层,可自动生成信息报告、自动判定订单盈利情况、自动生成预算结果,实现信息透明,有利于公司决策层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全价值链的管控。

  从“小试牛刀”到“大显身手”

  “华菱衡钢将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2019年1月1日,随着该公司总经理凌仲秋按下按键,经历308天开发建设而成的“智慧衡钢”管理信息化项目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在客户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准确识别并规范质量要求,集中资源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华菱衡钢专门打造了“标准+α”质量体系。“标准+α”新理念指的是系统自动将客户个性化钢种成分要求与产品标准进行比对,超出标准范围的自动形成α1需求;与华菱衡钢内控标准进行比对,超出标准范围的自动形成α2需求,从而实现在销售层面规范、引导客户需求。随后,该公司将同类需求合并,往大钢种、小牌号方向发展;在生产层面优化内部钢种管理,便于生产组织提高效率、降低库存。

  为规范质量管理,新系统实行质量一贯管理,实现质量设计标准化、工序控制流程化,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管控。华菱衡钢销售、技术部门分别制订产品规范、制造规范,其中制造规范集合了所有合同的生产工艺要求、客户个性化要求、检验要求、质保书要求等内容,明确了要做哪些工序、各工序怎么做、参数指标等内容。这是一项从无到有的突破,现阶段销售人员下达订单时,只需在系统中选择相匹配的制造规范,经生产管理中心下达生产计划,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便可明晰,有效减少了多层级传递造成的信息遗漏和偏离,实现质量全程管控,为稳定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强化质量管理方面“小试牛刀”后,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优化,新系统在营销服务、产品发运、生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大显身手”,切实让员工感受到了新系统的威力。

  每天早上,华菱衡钢销售总公司营销管理部合同评审人员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系统处理客户询单,大家在系统内部已建立的标准模块里选择对应的坯料和成分要求,确认无误后就可点击评审通过。目前对于单个行号的常规产品评审,新系统可实现“秒过”;而对于一个询单内有数十个或者上百个行号的情况,新系统平均评审时间可比以往节省50%。新系统成功上线后,销售业务的开展更加高效,办事流程更为精简。同时,新系统具备可视化管理优势,数据实时性强、准确性高,可实现客户订单从销售合同录入到合同结案的全程跟踪与追溯,进一步提高准时交货能力,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此外,新系统按照订单的交货时间分批下达生产任务,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发运,有效降低了产成品库存。对于钢管入库程序,新系统要求在探伤、终检等订单需要的资料完备后,具备准发条件才能入库,从源头控制库存的健康性;在发货上进行计划管理,发货精细到订单行号,提高了钢管入库后精准发货的能力;对自提客户进行预约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自提钢管发货效率和准确性,产成品库存较之前下降了30%。

  新系统实时跟踪每一根、每一捆钢管所在货位,方便流转,快速清交。客户自提货车进入厂区后,门禁系统会自动扫描车牌,显示提货预约信息。同一时段,收到货车进厂的信息后,物流中心装货员用终端设备直接扫描自动生成计划单条形码、钢管标牌二维码,确认相关信息后便可以安排快速装车,让客户提货“一路绿灯”。

  生产管理子系统搭建了透明、精细、规范的生产组织模式,以合同为主线、按交货期排产,并在系统中以红、蓝色提示超交货期紧急程度。产销系统一体化运作,改变了以往销售按合同号、分厂按任务号执行的不同步状况,有效提高了准时交货能力,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新系统上线以来,华菱衡钢公司合同清交率稳步提升,较201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财务管理是该公司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智慧衡钢”上线运行以来,推动该公司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运作,实现全公司上下“一本账”。此前出具月度财务报表至少需要4天时间,新系统的投运彻底改变了原来核算时间长、核对工作量大的局面,大幅提升了财务人员工作效率。

  1天出具财务报表、合同准时清交率提高8%、管理效率提高42%、询单评审效率提高50%……亮丽数据的背后,是“智慧衡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蝶变之路。借助“智慧衡钢”的力量,华菱衡钢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快马加鞭、奋勇前行。

  《中国冶金报》(2019年10月17日 03版三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