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智”造蝶变正在这里发生

2020-09-23 08:31:00

  本报通讯员 程琳 陈雪君

  9月13日是武钢投产62周年纪念日。1958年的这一天,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武钢炼铁厂炉台,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62年过去,武钢不光年产能从当初的100万吨跃升到1600万吨,而且正在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蝶变。
  走进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武钢有限),笔者发现除极少数目前无法替代的岗位外,大多数职工坐在操控中心或操作室,在空调吹送的习习凉风中,依靠鼠标、键盘和电脑就把活儿干了。
  近年来,武钢有限大力推进智慧制造,2019年上马67个智慧制造项目,完成“一个管控中心+多个操控中心”主体架构,实现35类3D(脏乱、危险、困难)岗位机器人或远程操控替代。今年,武钢有限制订实施智慧制造发展指数提升行动方案,发力“AI(人工智能)+5G”现场智能应用,阔步迈入“智”造时代。
  “管控中心+操控中心”
  搭建智慧工厂主体架构
  武钢有限1号门绿化广场近侧,一栋具有浓郁工业调性和复古风格的红色建筑掩映在碧树繁花之中。这里原是一个电气检修车间,2019年翻修后,成为武钢有限制造部、设备部、能环部、运输部、安保部、投管部“六部合一”办公场所,也是武钢有限管控中心所在地。管控中心集中整合生产、设备、能环、安保、运输及物流等调度岗位,将传统的串行管理改为并行管理,信息高度共享,数字辅助决策,实现生产计划及调度一级管理,形成高效协同管控机制;一贯制管控构建“最强大脑”,实现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流程计划值可视管理,“三流一态”管控(物质流、能源流、价值流和设备状态)更直观、更直接、更有效,使成本更可控、质量更可靠、交付更精准。
  武钢有限以无人化、集控化、一键化、可视化为目标,整合操控岗位、操控界面、操控平台,大力推进“四个一律”(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运维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完成162个操作室的集控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炼钢、炼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热轧4个操控中心。其中,炼铁操控中心目不需“火眼金睛”就能看透“高炉之心”;炼钢操控中心实现“超视距”安全炼钢、高效炼钢;CSP操控中心使用3D建模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让钢轧连接更高效;热轧操控中心实现了微米级远程控制。
  此外,炼铁操控中心借助大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了烧结、炼焦、炼铁多工序“一张图”即视管理。以往必须靠高炉操作人员在近60摄氏度的环境中手持红外线测温枪才能得到的风管温度数据,如今只需通过电脑屏幕,便可轻松掌握。
  “AI+5G”现场智能应用
  打通智慧工厂经脉
  盛夏酷暑,历来是浇钢工最难熬的季节。在8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投渣、测温、取样、测量,一天之内,工作服几度汗湿,几度烘干。这种情景在武钢有限炼钢厂四炼钢连铸作业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作业区智慧制造项目采用自动开浇、自动加渣技术,应用钢包快换机器人,不仅解决了人工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且使岗位人员大幅优化,劳动效率显著提升。
  四炼钢铁水智能扒渣项目属国内首创,采用视觉识别、激光定位、图象自动判渣等技术,实现了1个操控点控制6个操控位作业的集成总控,同时有效降低了扒渣铁损。目前,自动扒渣率稳定在90%以上,最高达99%。
  热轧厂的喷号机人工描号机械手臂,把工人从与钢卷(有数百摄氏度余温)贴近作业的情境中解救出来。冷轧厂贴标签机器人自动给每个成品卷打上“身份证”“二维码”,实现贴标全自动化,彻底杜绝了错贴混贴。1个贴标签机器人可以替代4名工人,每年维护成本不到1000元。
  在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武钢有限一些员工被迫居家远程办公,工程师们运用手机、iPad(平板电脑)就可以监控机器运行状况并发出指令,真正做到了抗疫保产两不误。
  此外,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无人化的作业场景,还直接导致许多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出现颠覆性变化。过去的人工操作、人工判断、人工沟通现由机器和计算机模型代劳,引起流程的彻底再造和管理的全新重构。在智慧制造带动下,武钢有限的组织机构也朝着网络化、矩阵式方向发展。今年,武钢有限炼钢厂、热轧厂均取消了分厂,一步变更为“厂-作业区”扁平化管理模式,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中国冶金报》(2020年09月23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