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智慧大棚“智”在哪里?

2021-01-12 08:33:00

  本报通讯员 康怡

  随着新余钢铁集团公司智能制造工作的深入推进,6座全封闭大棚陆续投产,被喻为“智慧大脑”的新钢智能环保综合料场联合主控室,于2020年8月开始发挥作用,新钢公司综合料场于2020年10月底正式投运。
  1月8日,笔者从新钢了解到,在这个“智慧大脑”的高速运转下,借助全新信息化操控模式及手段,综合料场正在逐步实现远程操控、智能管理等设计目标。在不久的将来,综合料场现场操作人员将逐步回归主控室,老料场传统的现场机旁操作将成为历史,朝着无人操作数字料场的方向迈进。
  基础自动化辅助生产智能化
  关键词:380台高清摄像机 54块液晶拼接屏
  为解决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2018年,新钢综合料场智能环保易地改造项目应运而生。全封闭、智能化的综合料场投运后,满足了烧结、炼铁、焦化过程中含铁原料存储、混匀的需要,块矿、球团、外购焦煤和焦炭等的存储需要。
  因此,在设计之初,该公司就将新建的综合料场定位为智能化的综合料场。智能化系统范围主要包括智能流程控制及物料运输管理系统、智能混匀配料系统、数字化料场系统和各大机无人化系统。其中,堆取料机无人化系统是指根据现场自动化辅助设施检测结果,经过一系列模型计算分析,自动给出堆取料机大车走行速度、大车目标位置、大臂回旋目标角度等控制参数,即根据控制参数对设备进行控制。
  那么,偌大的综合料场,究竟是如何做到智能化运作呢?在综合料场联合主控室,笔者找到了答案——基础自动化。
  若要达到根据控制参数对设备进行控制的目的,前提就必须达到基础自动化。在综合料场,基础自动化系统主要负责采集现场各检测设备的信号,通过汇总采集的信息,流程控制就可进行顺启、顺停、一齐停止等操作,并且可以切换合流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流程控制下还有一项画面监控功能。新钢综合料场因为具有区域面积广大、设备位置分散、操作室距离遥远的特点,所以在料场区域共设置了380多台的高清摄像机,用于监视设备及生产区域的生产状况,在联合主控室内设置了由54块液晶拼接屏组成的大屏幕显示系统。目前,高清摄像机的架设工作还在持续进行,未来将达到全方位监控覆盖。
  如今走进联合主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液晶大屏幕上从现场传来的一帧帧高清画面,操作人员在主控室里就可实现料场设备运转监控及流程选择,对参数进行设定,实时掌握设备运转状态和进行故障处理等一系列操作。
  生产智能化助力料场无人化
  关键词:三维模型远程操控
  对综合料场来说,最佳的生产模式不仅仅是生产智能化,而是实现料场无人化,使之真正成为一座智能化的综合料场。
  据新钢综合料场项目部有关人员介绍,综合料场采用了基础自动化及计算机智能化管控系统,可对料场进行生产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从而达到控制自动化、料场信息动态管理、作业计划指导、生产决策指导、设备监测等功能。
  为实现料机无人化的目标,新钢综合料场建立了料场模型,采取了高精度的设备检测和控制以及可靠的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等措施,构建了堆取料机、半门架取料机、重型卸料车无人化控制系统。
  作为综合料场中的“大家伙”,堆取料机的无人化控制系统是实现料场无人化的关键一步,无人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维料场模型、自动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
  ——三维料场模型负责提供料场所有物料料堆的轮廓、体积、重量等数据,为作业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提供数据支持;
  ——自动控制系统负责作业任务的执行,包括大车行走定位、悬臂旋转俯仰定位、按照相应的策略完成堆取料作业;
  ——安全防护系统负责设备的防碰撞演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视频监视系统辅助操作人员远程操作,并对整个料场关键位置的运行状态进行视频监控;
  堆取料机在远程集中控制的同时,保留了机上就地操作功能,控制方式包括本地手动、本地半自动、远程手动、远程半自动和远程全自动等5种方式。每种方式下,分别对应不同的堆取料机行走定位、悬臂定位、连续作业方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进行切换。
  在远程全自动控制方式下,堆取料机无人化控制系统接收到作业任务指令后,经过分析计算,最终将作业任务转化为目标位置、运动速度等控制参数,堆取料机可自动完成行走定位、悬臂旋转和俯仰定位,并按照合适的控制策略自动完成作业任务。
  目前,新钢综合料场正在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更好对接公司基础自动化系统、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在不久的将来,老料场传统的现场机旁操作将成为历史,新料场将全部改为联合主控室远程电脑操控,料场人员工作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朝着无人操作数字料场的方向迈进。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12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