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榛
近日,在山信软件“抢订单、创效益、保目标、多增盈”主题劳动竞赛颁奖仪式上,该公司两个项目团队获得12万元奖励。在热烈的掌声中,作为山信软件日照自动化分公司市场开发获奖团队代表,身披绶带、上台领奖的李兴旺开心地笑了。
“寒冬”走上市场路
“世上没有救世主,钢铁行业‘寒冬’时期,我们唯有开拓外部市场,积极施行自救。”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照自动化分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有色金属冶炼领域。
在调研了铝、铜、镍、钴、钛、镁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后,他们发现这些行业自动化设备普及率低、生产效率低。于是,在广泛摸底的基础上,该公司成立项目组,跨越几千公里,来到大山深处,与陕北某有色金属厂进行深度交流,开始了艰难的市场开发之旅。
“当时,现场几乎都是人工操作,生产自动化水平低,职工劳动强度大,再就是安全防控手段不足。”山信软件日照自动化分公司职工张建坤介绍。
“这里大有可为,我们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工作环境。”2003年11月份,项目组成员正式进驻该厂,开始技术研发。
时值冬天,大山深处异常寒冷。大家每天顶着凛冽的寒风,吃食堂、住宿舍,看现场、做方案,忙得不亦乐乎,俨然成了有色金属厂的“编外”职工。
正当项目组成员摩拳擦掌,想要打造一个自动化智能工厂时,客户突然回应说只想改造焊接车间,预算只有70万元,这给大家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一举解决行业难题
“以前也有多家自动化公司来我们厂改造,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间,60万元一台的清渣机我们就买了6台,结果根本不能用,现在还放在仓库里呢!”该厂负责人忿忿地说。
面对客户的心灰意冷,是签了小单干完就走,还是继续努力争取大订单?项目组将情况向上反映,山信软件全力支持干大项目。日照自动化分公司“技术大拿”李兴旺迅速赶到项目组,要求大家顶住压力、拿出实力,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
随后,李兴旺着重了解了这个有色金属厂的实际状况,带领项目组全面展开前期方案设计。针对10多个生产工序的近百项改造难点,他们高质量地做出了方案。
其间,项目组了解到还原炉装料清渣工序生产效率低、职工劳动强度大,是公认的行业改造“痛点”。客户曾邀请自动化技术专家为其解决这个难题,几度攻关都没有成功。“希望你们能攻克这个难关,不仅解决我们厂的技术难题,还一并除掉我们行业的‘顽疾’。”该厂负责人说。
说干就干,项目组成员白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问题原因,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晚上回到宿舍,大家上网查阅资料,“移植”冶金行业经验,改造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历时50天,项目组开发出了最新的改造技术,解决了装料清渣工序的多个控制难点问题,设计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听取了山信软件项目组设计方案汇报后,该厂负责人虽然给予整体认可,但对诸多工程细节还存有疑问,项目开发一度按下了“暂停键”。
签下首个“大订单”
“真是不可理解,我们攻克了行业难题,他们为啥还不签约?”面对工作不顺,项目组成员心情郁闷。
“之前这个企业改造‘踩过坑’,没有十足把握很难直接签约。他们说有些细节搞不明白,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模拟设备运转过程,使他们能直观感受到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张建坤提出了解决方案。
10天过去了,项目组成员拿着连夜赶制的仿真动画,展示给该企业负责人。“真是好极了,这样一改造,工厂的变化太大了!”客户十分激动,对项目组成员的辛苦付出深表感谢。
项目组趁热打铁,再次与该企业技术团队进行详细沟通,最终双方就智能工厂全流程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项目顺利签约,合同额比预期高了10倍。至此,山信软件拿下了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改造的首个“大订单”。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工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有色金属冶炼传统企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人力成本下降3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5%,企业产能提升8%,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这才是我们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确方向,希望山信软件能够尽快把方案落地,政府会大力支持!”当地一名副市长看了方案后兴奋地说。
随着第一个有色金属厂改造项目合同签署,山信软件在该行业逐渐声名鹊起。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5家有色金属厂与山信软件进行了商务接洽。
“我们要持续推进营销改革,强力开发外部市场,打造技术高超、能征善战的项目团队,为山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山信软件党委书记、总经理范鹍表示。
《中国冶金报》(2024年11月19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