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日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2024》)显示,高速发展的数字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数字贸易是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据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的新增长点。《报告2024》显示,据WTO(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23年,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额 4.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9%,占全球服务出口的54.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2023年,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年均增速达 10.8%,高出同期服务出口增速4.9个百分点。同时,数字经贸规则的制定和签署成为全球多双边经贸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底,全球超过130个双边及区域协定包含数字经贸规则(包含双多边自贸协定及数字经济专门协定两种形式)。2012年以来,超过90%的服务贸易协定中均包含数字贸易相关条款或专章。
就国内而言,2023年,中国数字贸易迅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按美元计算,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提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4年—2023年,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超过3.8万项,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数字贸易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拟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2024年3月,中央网信办发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大大提升了数据跨境传输的便捷性和操作性;2024年1月,商务部组建数字贸易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推动数字贸易标准制订工作。
此外,中国在推动WTO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方面积极作为。2023年12月,中国作为重要的参加方和提案方,推动WTO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这些规则涵盖数字贸易便利化、开放的数字环境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信任等领域。2024年5月,WTO对电子支付、关税、电信和审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推动电子传输免征关税、电子支付、电信服务等议题尽快形成共识,力争达成高水平规则。
《中国冶金报》(2024年11月19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