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鑫
在江苏淮安,一座引领行业变革的现代化钢帘线生产基地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淮安公司)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赋能,实现了从生产到物流、从研发到管理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树立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
智能生产:
从“人控”到“智控”的跨越式升级
春之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踏入中天淮安公司钢帘线一厂,机械臂精确挥舞,AGV(自动导引车)灵活穿梭,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这里已不见传统钢帘线企业的喧闹与繁忙,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精准的智能化生产场景。
整个车间明亮整洁,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神情专注地注视着生产线的运行。他们只需在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调整,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化的设备高效完成。
在这里,科技与人力完美融合——
“以往一条生产线需要20多名工人操作,而现在仅需2名员工监控系统。”该公司副总经理丛宝义介绍,在一厂湿拉车间,58台智能机器人高效管理着2000余台拉丝设备,机械臂仅用28秒就能完成工字轮精准抓取和定位安装的全套动作。
“我们的湿拉车间在设计上采用了全球范围内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钢帘线一厂厂长李作龙自豪地表示。
中天淮安公司创新打造智能车间,车间全面使用智能装备,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从原材料入厂到最终成品发货的自动化物流。“通过科技升级,公司生产效率提高20%,能耗降低10%,人力成本节约50%左右。”丛宝义表示,中天淮安公司还成功获评为“国家级5G工厂”“省级智能制造车间”“省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对公司智能化实力的认可。
“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公司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亩均产效较传统钢帘线企业提高40%以上。”中天钢铁集团总裁助理、中天淮安公司总经理陈军召表示,项目建成后,2.5万台生产设备、400多台工业机器人、近1000台5G-AGV、3000多台5G手持终端等智能装备通过5G专网进行数据连接,支持生产运营决策。
智能调度:
打造“一小时畅行”物流新标准
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物流的支撑。中天淮安公司围绕“原料空中运,产品智能行”项目规划目标,实现四大库的无人化吞吐及先进先出的物料管理,做到了生产物料高效、精准地定向配送。
今年3月上线的成品发货智能调度系统,是中天钢铁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数据显示,该系统使成品提货车辆等待时间缩短20%、仓库作业效率提高15%,为实现“单车1小时”快速进出厂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过去仓库提货车辆拥堵无序、手工记录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物流效率。”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王斌表示,新系统建立了全流程数据闭环,实现了运输资源的科学配置。
“现在在微信上就可以提前预约提货时段,系统还会推送实时路况和厂区导航。昨天我按预约时间到厂,从进门到装完货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提货司机张师傅开心地说道。据悉,该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类型、发货优先级和实时路况,自动分配车辆调度顺序,实时监控装货进度,确保装货过程高效有序,缩短车辆等待时间。
《中国冶金报》(2025年05月20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