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下的攀钢钒厂区,绿树成荫,鲜花绽放。
拥有全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全国先进的钢轨生产线……展示着该公司清洁生产的成功实践;
整齐茂盛的高山榕、柳叶榕等行道树,与三角梅、非洲茉莉等花草灌木,形成了园林式厂区,诠释着该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持续投入,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坚强保障
因地处长江经济带、毗邻主城区,资源禀赋特殊、地理位置特殊、物流条件特殊,与其他钢铁企业相比,攀钢钒所面临的环保挑战更加严峻。
攀钢钒所冶炼的钒钛磁铁矿含硫量是普通矿的6倍多,每立方米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了5000毫克至8000毫克,治理难度远大于同行业。
尽管困难重重,攀钢钒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打一场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和持久战。该公司先后淘汰了5台130平方米烧结机,现有的4台烧结机全部实现烟气脱硫,外排烟气二氧化硫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其中新3号烧结机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
像这样淘汰落后产能与采用新工艺、新建环保设施并举的事例,在攀钢钒还有很多。6座焦炉全部实现了干法熄焦,5座高炉全部配套TRT发电,炼钢转炉煤气全回收,江排口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既大幅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又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特别是近三年来,完成转炉一次除尘改造、冷轧酸再生尾气净化升级改造、焦化酚氰废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等65个重点环保项目整治,有力支撑了该公司“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目标。2018年,该公司获得了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荣誉称号。截至目前,攀钢钒环保资产占固定资产15%,高出同行业5个百分点。
严格管控,让碧水蓝天成为常态
2016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2019年5月7日,国家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攀枝花市位居全国第7名。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离不开攀钢钒付出的卓绝努力,离不开攀钢钒加强环保管控,积极守护攀枝花市的碧水蓝天。
该公司恪守环保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了全员、全工作、全流程的管理模式,将环保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年度行动计划,分阶段专题部署。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强化环保精细化管理;环保履责动态积分,强化领导干部履责考评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快速反应和处置机制。加强生产管控,确保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和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指标下班组工作要求,环保指标与生产指标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削减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做好环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点检维护,为攀枝花市空气质量的优良作出了积极贡献。
攀钢钒始终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有着“象牙微雕钢城”之称的攀钢钒而言,在绿化美化厂区工作中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抓点、连线、造面,拓展生态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立体多维的厂区绿化系统。
抓点,攀钢钒各二级单位自行栽种、养护,取得了“细微之处见绿化”的效果;连线,打造绿色景观廊道;造面,结合厂区实际,优化绿地布局结构,实施建筑物垂直绿化和厂区环境整治,扩充绿色,增加绿量。经过多年努力,攀钢钒现有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行道树11600株、点状植物15800株,分布在弄弄坪、冷轧厂、发电厂等片区,另外还有250万平方米的林带分布在弄弄坪主厂区周边,为广大职工营造了一个绿色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强化攻关,为超低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创新技术,绿色冶炼,清洁利用,永续发展。这是钢铁行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遵循这一思路,面对环保治理难题,攀钢钒不但实现“人控”,更联合中科院过程所、重庆大学等重点科研单位实现“科技控”。
针对焦化废水综合治理、烟气达标排放、粉尘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实施科研协作项目40多项,开发了烟气、粉尘、废水等污染源治理多项新技术,为环保治理提供了坚强技术保障。
截至目前,攀钢钒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有效处理和利用。含铁物料返回烧结等工序,实现全部循环利用;氧化铁皮、污泥等进行综合利用,生产炼钢冷却剂;高炉渣、钢渣等冶金渣用于生产矿沙、碎石等建筑用原料,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弄弄坪厂区内各种管道蜿蜒起伏,颇具气势,有些直径达2米多。一根根管道将焦炉、高炉、转炉产生的煤气、蒸汽等余热余能汇聚到发电装置里,全部被转化为清洁电能。
攀钢钒对照国内同行业先进指标、历史最优指标,系统分析存在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能效低、高质低用、余能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简化工艺、缩短流程、科学合理用能等措施,实现从源头、过程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工序能耗逐年下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逐年增高。2018年与2006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下降22%,吨钢新水耗量下降5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3%,烟粉尘排放量下降74%,大幅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履行社会责任,勇扛环保重责,攀钢钒一直在路上。他们仍将强化环保管理,坚持保护环境与生产经营并重的原则,实现环境保护和生产经营同步,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循环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