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方大九钢员工黄艳等人组成的爱心义工队以“有时间做义工,有爱心就行动”为宗旨,积极开展爱心公益活动80余次,并长期结对帮扶多名贫困孤儿,用爱温暖他们的童年、点燃未来的希望之光。
“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
12月1日,在九江市第七届“橙光助孤”活动现场,黄艳找到了自己此次的助养对象——一名来自永修县的10岁小姑娘李研。第一眼瞧见小女孩瘦弱的身躯、怯生生的眼神,黄艳感觉到莫名心疼。她将小女孩揽到自己的身边,轻声细语地说到:“孩子别怕……”
“这孩子可怜哪!”揽着孩子,捏着孩子单薄的衣服,黄艳怜惜地说道。这个小姑娘和她的弟弟无父无母,如今全靠年迈和体弱多病的爷爷照顾,窘迫的生活让她和弟弟缺乏营养、发育不良,10岁的她看起来宛如一个7、8岁的孩子,令人怜惜。当黄艳了解到姐弟的情况后,她第一时间联系义工联,并联合爱心队友邬远军,决定共同助养李姓姐弟。看到小姑娘还穿着一双鞋底严重脱胶的旧鞋,黄艳心疼地当即从带来的爱心物资中拿出一双崭新的运动鞋给孩子穿上,又挑选了一大包过冬衣服交到孩子爷爷的手中。穿上崭新的鞋子,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正合适!”黄艳直起身子,满意地说道,“走,孩子们,我带你们吃饭去!”
爱心助养一个孩子并不容易,要至少展开为期一年的爱心助养,除了在助养期间每年需给助养对象提供不少于1000元的学习或生活费用帮助外,每月还要定期打电话交流沟通,同时要定期上门走访,很多人都嫌麻烦不愿参与。但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黄艳和队友们毫无迟疑、毅然决然。此次“橙光助孤”活动,她和同事李合梅、邓堪红、邬远军,一起助养了4名孤儿。
“有了这个洗衣机,以后他们冬天洗衣服就不冷了”
接触的所有贫困孤儿中,黄艳和队友们印象最深、最牵挂的,是永修艾城镇东门村的熊氏兄妹。
熊氏兄妹中的哥哥今年14岁,妈妈在女儿2岁的时候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父亲罹患肝癌,在苦撑几年后于今年离世,从此兄妹俩相依为命,尚未成年的哥哥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爱心义工们了解到兄妹俩的情况后,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第一次踏进熊氏兄妹的家中,黄艳和队友在被这个家庭的贫困震惊同时,更多的是对两个懂事孩子的心疼。面对家徒四壁的家,两个孩子没有哭闹和埋怨,哥哥主动承担起家务,在每天放学回来后,做饭、洗衣、照顾妹妹……没有洗衣机,哥哥就用手吃力地搓洗自己和妹妹的衣服,两只手冻得通红。
“我后来给他们捐了一台洗衣机。就是心疼孩子,希望孩子们过得不那么辛苦。有了洗衣机,以后他们冬天洗衣服就不怕冷手了!”黄艳说道。除了洗衣机,大家还凑钱给孩子们购买了一台学习机。
熊氏兄妹的冷暖一直记挂在黄艳和队友们的心上。12月8日,是熊氏兄妹中哥哥的生日,这天,黄艳和队友们专程驱车百里来到永修艾城,为孩子们带来了蛋糕、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九钢爱心家庭捐赠的暖暖的新被褥。“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中,笑容绽放在熊氏兄妹的脸上,温暖在寒冬流淌,感动在人们心底涌动……
“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从2016年到现在,黄艳和队友们共同资助了不少贫困儿童,平日里嘘寒问暖、定期的走访慰问、送衣服送物资,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耗费了很多金钱。事实上,她和队友们,都是方大九钢的普通员工,平时的工作十分忙碌,但黄艳和队友们却一直坚持了下来,无怨无悔。
是什么在引导他们?
是企业“党建为魂”企业文化的熏陶。作为一家“党建为魂”的企业,企业以“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为宗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捐助汶川地震灾区、推进产业扶贫、开展捐资助学等,大爱无私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很多人,使企业涌现出了多个爱心组织和不少爱心员工。
是什么在支撑他们?
是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黄艳的微信里,有一个她自己建立的“爱心义工队”微信群,爱心义工们经常把孩子们的最新情况和照片发到群里。看到孩子们收到新衣服或其他物资时的一张张无邪的笑脸,黄艳总是忍不住嘴角上扬,那发自内心的无私笑容特别感染人。
是孩子们的一句句感谢。
“阿姨,到家了吗?”“谢谢阿姨关心”……12月15日,爱心义工黄琼感动地晒出了两张微信截图,懂事又感恩的小姑娘一句句真诚感谢与问候,让大家心里温暖又感动,“如果小朋友一直这么懂事,我们愿意尽自己所能,资助她到大学毕业。”
尽管做了这么多,但令人感动的是,黄艳和队友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从中获得什么。
“九钢的宗旨是‘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我身边就有很多做好事的人。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微弱,我们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给孩子们带去温暖,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出不出名我们并不在乎。”黄艳笑着说。(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