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招岚
在6月22日第二届“南京创新周”开始之前,《南钢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文化生态体系的构建》课题获得南京市企业管理创新二等奖。南钢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新时代,该公司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企业愿景,践行“一体三元五驱动”(“一体”是钢铁材料本体,“三元”是以能源环保、智能产业、“互联网+”为三向多元发展的新产业,“五驱动”指客户导向、模式和技术创新、智能化、国际化、卓越绩效五项驱动)发展战略,钢铁产业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厚板精品基地、国内一流特钢精品基地、国内一流的钢铁复合材料基地;新产业依托钢铁板块,拓展产业链延伸、新材料、能源环保、智能智造、航空航天、现代物流等6大产业版图,形成“1+6”产业布局,打造钢铁和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立志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引领者,打造千亿美元市值的全球化高科技产业集团。
实施内涵和主要做法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文化生态管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钢铁向新产业的多维度发展过程。从结构维度上看,品牌生态管理既需要考虑品牌架构的关系,也需要考虑品牌拥有企业与产业链要素之间的协作和发展关系,以及品牌价值成长与品牌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适应关系;从内容维度上看,品牌生态管理包括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及品牌延伸的相关内容。
确立领导体制,强化品牌生态组织保障。该公司设立品牌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副组长由总裁担任。该公司制订相关保障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水平,建立品牌建设专项激励机制,从品牌宣传推广、营销、形象提升、创新管理和负面清单等5个维度,对品牌策划、推广传播及效果等环节进行考核激励,按季度执行。
深化品牌战略,建立品牌文化生态建设体系。该公司组织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向各事业部和其他机构全面了解和广泛征求品牌建设的相关建议。该公司品牌生态战略建设突出以下几个特征:以该公司为品牌主体,突出企业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中体现“钢铁+新产业”的双主业战略构想,展现“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几大典型特征,融入“绿色智慧,产城融合”的企业发展理念;以该公司最具优势的产品品牌为切入点,挖掘品牌价值,突出品牌差异化,丰富品牌内涵;在既有的企业识别系统基础上,建立品牌识别系统;以品牌规划和品牌传播为品牌建设项目的重点,以不断推进品牌的增值为终极目标。
做强品牌文化,持续深化品牌生态感染力。围绕品牌生态建设,该公司开展“十大关系”讨论。“十大关系”发端于营销而定位于品牌战略——既是当前南钢营销实践中迫切需要厘清的10个关键问题,也是未来南钢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回避的10对主要矛盾。该公司还通过品牌生态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聚合品牌生态内的品牌价值资源,整合品牌生态中的共性品牌价值元素,实现品牌价值创造与增值模式,通过价值创造与价值分享机制拓展和壮大整个品牌生态系统。该公司通过开展“企业品牌文化小故事”征集活动,为建设新时代共创共享、感恩社会、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企业文化新高地,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打造品牌产品,着力提升品牌文化生态竞争力。在打造高端创新研发平台方面,该公司精心打造了“二三四”创新高端研发平台,成立了南钢英国研究院、南钢日邦2个国际级研发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南京大气腐蚀站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端钢铁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船舶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研发平台。该公司专注产品品牌价值提升。一是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高强度高性能钢材生产和应用比例提高,钢材品种结构得以改善,满足了下游用钢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发展要求。二是高端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一批自主开发的关键钢材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高钢级油气输送管线钢、大规格镍基合金油管和核电蒸汽发生器用钢等。三是树立品牌发展理念,品牌培育初见成效。该公司树立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育钢铁行业优质产品和品牌。同时,该公司还着力打造世界级好产品,产品高度聚焦高铁、海洋工程、新能源、石油石化、桥梁、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国民经济重点和热点领域,通过扩大好产品(世界首创“Only1”、国内最优“No.1”、高收益产品“Class1”的高附加值产品群)销售,以独创技术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在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方面取得很好的业绩。
加强品牌宣传,全面展示品牌文化生态新形象。该公司开展公众开放日暨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万人看南钢、媒体进南钢等系统活动;建设一座集厂史厂情教育、品牌形象展示、科普教育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南京钢铁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全方位展示该公司品牌实力。
在提升股东满意度上,该公司每年坚持发布社会责任公告,2018年还制订股东回报三年规划,确保股东方利益;在提升客户满意度上,该公司提出“让客户满意是全体南钢人的共同追求”理念,创新探索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C2M(Customer-to-Maker用户对制造端)模式,成为行业转型发展典范;在提升员工满意度上,该公司坚持共创共享机制,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成才共赢局面;在提升社会满意度上,通过稳定的经营,为政府提供稳定且可提升的税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精准扶贫,精选优秀干部开展“健康暖心”乡村医生精准扶贫项目、助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并捐资助教助学,此外还捐赠总价值约733万元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备,用于提升甘肃省武山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围绕品牌建设,南钢与《中国冶金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中国冶金报》完成了“厉害了,智慧南钢”、改革开放40周年钢铁贡献、参建“一带一路”等深度报道。
实施成果显著
该公司通过系统规划提升品牌价值运营各个环节的品牌价值,植入更多的品牌价值基因,促成品牌价值最大化,获得更高的品牌美誉和品牌溢价。通过品牌文化生态建设,该公司2019年满意率、信心指数都再创新高,员工满意率为99.52%,信心指数为99.55%,连续4年保持增长。
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近几年,该公司通过品牌打造提升价值创造,连续取得历史最好的经营业绩。2019年,该公司成为中国企业500强第157位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3位,进入江苏省十强、南京市制造业首位;获得“十大卓越钢铁企业品牌”称号、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极强的“A+”最高评级等荣誉。该公司打造了一批支撑《中国制造2025》高端制造、大国重器和“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等发展的好产品,拥有国内外“Only1”“No.1”的产品70余个。近年来,南钢105个产品先后通过省级以上新产品鉴定,其中95个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品牌效益显著提升,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近两年,该公司中标国家、省市重点工程120个和国家特大型工程32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已通过国内外超过170多家知名企业的认证,出口130个国家和地区。在开采“可燃冰”的全球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第三代核电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工业强基项目、LNG(液化天然气)储罐用国产9镍钢研制及工程技术应用、我国第一座免涂装耐候铁路桥——藏木大桥、世界超大的履带式起重机、世界超长臂架混凝土泵车等大国重器的代表工程、高端制造的重要项目中,该公司均是关键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中国冶金报》(2020年06月0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