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第一书记”成贫困村“名人”

2020-10-22 10:01:00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沉在乡村,干得实;发展产业,抓得准;服务群众,做得真。他,就是萍安钢铁党委委派到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苏坊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肖南萍。

  “您好,我听朋友说您村里的土鸡口感非常好,我想买两只5斤左右的,今天下午能送吗?”“您好,可以的。请您把地址告诉我,到了给您打电话。”今年疫情期间,肖南萍的电话几乎就没停过。

  从大年初一起,肖南萍就与村干部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当他得知村里的部分贫困户因受疫情影响,为农产品滞销而忧心忡忡时,他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利用办公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宣传途径发出认购倡议。结果,他的电话变成了“热线”,第一书记秒变“微商”,源源不断的“爱心”在此刻汇聚起来。

  竹制品加工厂是苏坊村的扶贫产业,主要生产扫把,加工厂有8名村民及贫困户参与就业。疫情发生后,竹扫把销路成了大问题。了解情况后,肖南萍又化身推销员,到处联络环卫、保洁公司。经过多方奔走,终于联系到萍乡湘东龙吉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销售竹扫把200余把。   “肖书记真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贫困户做事情,不仅参与疫情防控,为我们保驾护航,还想办法帮我们卖土特产,真的很感激他!”村民们由衷地说。

  

  人心换人心。提起一心一意为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着想的驻村第一书记肖南萍,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    从企业职员变身为扶贫村第一书记,肖南萍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村情,了解贫困户现状。为此,他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吃住工作在村,遍访了全村的农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重点走访,摸清了村情、贫困原因和产业现状,为驻村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平日工作中,他充当宣传员,将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农业产业、社会保障、扶持措施等,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对村民宣讲;村里的大事小情,老百姓的农事、家事,贫困户的揪心事、闹心事,他都记在心里,热心帮着办理。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融入其中,谁家有困难找他,准没错。由于他的接地气,和村民打成一片,短时间内就成为村民眼中的“名人”。

  “到苏坊驻村扶贫两年来,人黑了、土气了,却感觉到满满的欣慰与自豪。在广阔的农村,我收获了老乡们淳朴的情谊、宝贵的农村工作经历,更是因为沾染了浓郁的泥土气息,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和提升。”这是肖南萍的扶贫感受。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肖南萍深知,要使村集体经济活泛、壮大起来,要变资金“输血”帮扶为产业“造血”帮扶。针对苏坊村基础设施薄弱、优势特色产业缺乏、村级集体少的“短板”,肖南萍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引导,强化扶贫的“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走好产业振兴之路。通过产业先行来增加贫困户收入,是工作队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肖南萍说。

  在他的一再奔走下,一个个扶贫项目相继落地、产生效益:抓好竹制品加工扶贫产业项目的落实。利用该村丰富的毛竹资源,发展竹制品产业,与萍安钢铁签订供货合同。这一产业项目年销售额可达14万元,既可以带动贫困户脱贫和一般农户创收,又可以为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2万元以上;筹建60亩的冰糖柚扶贫产业基地,预计2020年底冰糖柚产业收益可达3万元,2022年稳产后预计年收益可达30万元以上;2019年4月,促成了萍乡市红心志愿者协会“雏鸡孵梦、筑巢扶贫”志愿服务爱心人士送鸡苗、饲料、药物等到3户贫困户家,为他们脱贫致富增加了一条路子,每户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2020年,又争取上级政府向贫困户发放鸡、鸭、鹅苗共2000多羽,助力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产业,增加他们的收入。驻村两年多来,协调萍安钢铁各单位和部门向苏坊村捐赠帮扶资金、各类物资及消费扶贫数万元……

  今年,为发展苏坊村扶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在肖南萍的积极推动下,又向萍安钢铁争取扶贫资金135.15万元,用于建设蔬菜大棚基地、危桥改造、添加路灯、修建偏远村组水泥路面等。待这些产业项目建成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苏坊村的集体经济将再添新翼,村容村貌将更美丽丰盈。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方大集团的一员,我为能成为省级贫困村扶贫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而倍感自豪,也深感压力重大。怀揣责任和情怀,沉下心,奋力实干,赢得群众口碑。”

  如今,走进苏坊村,青山掩映着绿水,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一条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一栋栋红瓦白墙的乡村民居错落有致。苏坊村实现了华丽变身。肖南萍说:“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站在村子的高处放眼一望,宽敞整洁的柏油路、温馨干净的农家院落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整洁、宁静而和谐。”一幅幅景美、民富、人和的喜人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春天般的希望在苏坊村的田野里慢慢升腾!(彭云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