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慧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稳定前行的重要力量。今年初以来,湖北黄石新兴管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以4个“抓”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断为安全生产注入红色动能,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抓好责任链条 突出一个“全”字
黄石新兴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牵”动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在该公司党委、各单位、基层岗位等构建了全方位的责任链条,抓实抓牢全员安全责任。
落实“两个清单”。黄石新兴党委研究制订落实高层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安全部门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责任清单;厘清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为岗位职工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清单,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全员全岗位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追溯。
强化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进一步增强黄石新兴员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该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开展专题研讨,统筹企业发展和安全。此外,该公司还在每个季度召开会议,传达上级安全管理要求,学习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履行安全职责的力度,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抓好文化建设 突出一个“广”字
文化是深植于职工内心的精神根基。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黄石新兴保持清醒头脑,多方面齐抓共管,持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活动、宣传等方面全面发力,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激发职工活力。在每季度的支部党课上,黄石新兴联系点的领导都会将安全管理列为必讲内容。他们结合支部的实际传达安全要求,强调防范重点。同时,该公司的各支部党员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在现场查找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整改,将“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此外,黄石新兴还加大安全管理宣传的力度,在基层推出“安全分享”活动,组织职工自述身边的安全生产事故,让来自一线的安全心声在车间里回响,进而让安全理念在职工心中扎根。
凝聚青年力量。青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新生动力,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关乎着企业的未来。在黄石新兴党委的号召下,该公司团委在其宣传阵地上推出《青年职工说安全》专栏。“我认为,在上岗前对天车减速机、卷筒、钢丝绳、吊钩吊具的点检极为重要。”黄石新兴铸管部青年职工结合自身的岗位发出安全宣言,说出自己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刻理解,吸引了该公司青年职工的积极参与。
抓好基础管理 突出一个“实”字
全面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黄石新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该公司安全的必要途径。
加强相关方安全管理。相关方是黄石新兴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实时修订《相关方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资质审核、开停工条件及安全管理协议内容,让制度的框架牢牢锁住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同时,该公司还不定时对相关方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告知相关作业风险,要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加强履职管理评价。闭环评价是安全管理成效的晴雨表,黄石新兴安全部门从管理人员、安全专兼职人员、专业模块、部门安全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开展管理评价,让安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该公司对专兼职安全员从日常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打分,倒逼专兼职安全员提升工作能力;对中层管理人员主要从重点工作完成、安全教育培训、隐患违章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此外,黄石新兴在部门管理评价方面,以全员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让团队的力量更加显现。通过4个维度的全面闭环管理评价,安全的压力传递到生产的每一个角落;在模块方面,从任务清单履行、安全考核评价、违章隐患管理、结果评价4个方面进行评价,让各专业模块的工作开展形成竞争态势。
抓好重点区域 突出一个“深”字
安全,是生产线上无声的守护者,是每个岗位不容逾越的生命线。黄石新兴把特殊区域的安全生产作为保障生产稳定和员工健康的核心任务。
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黄石新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熔融金属等8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从制度管理、台账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排查,形成从基础到关键点的管理合力,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
组织特种作业取证。黄石新兴安全部门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特种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将无证上岗导致事故的危害性及相关处罚标准进行全面讲解,进一步提升特殊岗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为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该公司还持续开展培训工作,第1季度开班2次,培训51人,其中30人已完成培训课时,并完成40个岗位的SOP(标准作业流程)验证。
维护企业安全生产,是黄石新兴全体职工共同的责任。下一步,黄石新兴将不断开创安全管理新局面,确保企业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
《中国冶金报》(2025年05月2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