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也是应届院校毕业生们跨出校门、走向职场的第一步。7月10日,120名应届院校毕业生经过企业培训后走上各自岗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邵博雄表示:“从招聘时的细致沟通到入职后的贴心安排,我真切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更看到了萍安钢铁在党建引领下的发展底气。”这120张年轻的面孔,正是方大萍安钢铁以党建为魂,在稳就业保民生上交出的又一份生动答卷,也让暑气蒸腾的厂区里涌动着青春的气息。
组织聚力:做好当地稳就业“压舱石”
党建是方大萍安钢铁发展的根与魂。面对钢铁行业周期性波动,方大萍安钢铁始终将“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坚强的组织力筑牢民生保障。
在方大萍安钢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不是一句口号——近年来,即便钢铁市场持续低迷,方大萍安钢铁仍坚定推行“三个不减”原则,即不减一名员工、不减员工一分钱工资、不减员工一分钱福利待遇。为满足社会就业需求,同时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方大萍安钢铁近年来在人才招聘方面持续发力,面向社会招聘退伍军人、应届院校毕业生、熟练工等各类人才。2012年以来,公司累计吸纳退役军人千余名、应届院校毕业生四百余名、成熟人才与熟练工逾五百名。目前拥有员工近七千人,成为当地稳就业的一块重要“压舱石”。
2025年春季,方大萍安钢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计划吸纳380名各类人才,涵盖应届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熟练技工等,截至7月底,新入职员工已超200人。7月28日,萍安钢铁还迎来了15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南昌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福利暖心:织密民生“保障网”
“一人在方大,全家有保障,终身都受益”,这句在员工中流传的话语,是方大萍安钢铁以党建理念赋能民生保障的生动写照。譬如对刚入职的120名应届院校毕业生而言,这份“稳稳的幸福”从入职第一天就已感知:免费工作餐暖胃,手机话费补贴省心……未来还将享受医疗费用资助、孝敬父母金等特色福利。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2013年至2024年,方大萍安钢铁用于各项福利的支出超过8.6亿元。
“企业把我们当家人,我们也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欧阳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党建文化引领下,“方大发展为了员工,方大发展依靠员工,方大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企业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让员工在就业岗位上有幸福感、归属感,更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底气。
发展赋能:激活就业“源动力”
稳就业的根基,在于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方大萍安钢铁以“党建+创新”为引擎,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就业岗位注入“可持续基因”。
在安源轧钢厂“高铁”式参观通道,新入职应届院校毕业生们看到的不仅是全自动挂牌机器人作业的现代化场景,更是企业以党建育人才、以创新促发展的生动实践。方大萍安钢铁推动人才培育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依托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党员在技术创新工作中的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机制让更多的员工爱上技术这一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彧带领的团队中,16名成员有12名是党员,他们创造的多项轧钢技术指标跃居全国同行领先,为企业创造了稳定的生产效益,也为岗位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2021年江西省首个钢铁企业“智能管控中心”落成交付,到2025年自主研发GPS在途跟踪系统实现物流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从2024年成为全省首家实现有组织超低排放公示的企业,到2019年至2024年连续六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党建引领下的创新突破,让企业在市场风浪中站稳脚跟,也让就业岗位的“蓄水池”始终充盈。
“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这是方大集团的企业宗旨,更是方大萍安钢铁坚定践行的承诺。7月份120名应届院校毕业生的入职,是方大萍安钢铁以党建为引领,描绘就业乐业新图景的一个缩影。从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庄严承诺,到车间里党员先锋岗的忙碌身影;从员工工资单上的数字增涨,到福利清单上的新增项目,党建引领下的“稳就业保民生”实践,正让钢花绽放的地方,成为员工就业乐业的沃土。(唐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