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大萍安钢铁厂区内,高炉巍然矗立,炉火日夜不熄。安源炼铁厂高炉一车间党支部的13名党员如同13面旗帜,牢牢扎根在160名车间员工组成的钢铁方阵中。他们肩负着1号、4号高炉的生产任务,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一群人,啃下硬骨头
安源炼铁厂高炉一车间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党建引领生产、凝聚人心、激发活力。2025年,面对钢材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该支部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出击。该支部积极组织党员、班组长开展立功竞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难题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
2025年以来,方大萍安钢铁党委吹响了“实干为要 向新而行 奋力实现2025年开门红”和“强作风 守党纪 建新功”的号角。在全面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中,该支部把指标分解到每个班次、每个岗位,党员骨干带头扎根现场,优化操作参数,精细把控每一个流程节点。面对成本压力,支部党员带头深挖内潜,发动全员开动脑筋,小改小革的“金点子”不断涌现,掀起一股立足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热潮。从优化炉料结构到提升煤气利用率,从设备修旧利废到精细化管理降耗,党员始终是创新创效的“领头雁”。节假日里,党员骨干主动请缨轮流值守,确保高炉生产一刻不停歇。检修现场,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该支部将“变、干、实”的工作要求,淬炼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密码”,保障了高炉稳定顺行。2025年2月份,4号高炉实现“小月”生产大突破,平均日产达3935.51吨,刷新了历史最好水平。1号高炉更是一马当先,一季度高炉利用系数达4.48t/m³·d,燃料比降至538.41kg/t,吨铁成本降至2446.89元,在方大钢铁同组高炉中综合排名第一,勇夺“冠军炉”称号。2025年1-7月份,1号、4号高炉平均日产达5835.27吨,高炉利用系数实现新突破,达全国同类型高炉一流水平。
在炉火与铁流的交响中,以“党建为魂”为指引,安源炼铁厂高炉一车间一个个刷新历史的数据背后,是支部“党建+生产”的深度融合。
一颗心,筑牢安全线
“安全这根弦,党员得先绷紧。”在安源炼铁厂高炉一车间党支部的安全例会上,这句话被反复强调。该支部坚持“零事故”目标不动摇,组织开展“学案例、剖根源、强意识”警示教育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浓厚氛围。针对4号高炉煤气布袋钢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支部党员攻坚小组闻令而动,连续奋战多个昼夜,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一次性通过验收。同步实施1号高炉冲渣水管改造,进一步筑牢了本质安全堤坝。2025年1-7月份,车间交出了人身、设备、工艺事故“三个零”的成绩单。
一份情,温暖大家庭
高炉一车间党支部深知,钢铁有硬度,但亦需人文的暖度。该支部坚持“三必到、五必访”,把组织的温暖精准送达每一位员工心坎。今年,当得知车间3名员工即将退休,支部提前半年布局,精心制定接替方案,以“党员导师一对一”的传承模式,助力新人迅速成长,确保技术不断档、岗位无缝隙。支部活动室里时常茶香袅袅——“书记下午茶”活动成为倾听一线声音的开放平台,一次次带着“炉温”的对话,在工作间隙里进行。2025年1-7月份,该支部共收集员工诉求20余项,均逐一落实解决。“有困难找支部、有难题找党员”,这句在员工中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已成为该支部一张最响亮、最温暖的名片。
炉火依旧,党旗更红。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铁厂高炉一车间党支部的13名党员,就像13颗铆钉,把160名员工紧紧铆成一个整体。他们知道,打造“标杆高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精准的操作、每一次及时的整改、每一次温暖的关怀。这面在企业钢铁洪流中飘扬的党旗,正带着这群可爱的人,朝着更高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李婀芬 邱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