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本钢集团创新管理模式向精细化高效化推进

2020-08-07 09:40:00

  今年以来,本钢集团围绕“打造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国内一流特钢基地、国内先进棒线材基地,建成精品、绿色、智能、服务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规划目标,以变革制造理念和制造方式为先导,持续、深入推进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向精细化高效化推进。

  以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为引领,为保证企业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本钢集团注重做好顶层设计,按照系统化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要素进行统筹规划。

  构建全方位对标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水平,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本钢集团全面落实“全方位全流程对标”工作要求,学习借鉴宝武、南钢、鞍钢股份等钢铁企业对标管理模式,制定了“亮指标、选标杆”“对指标、找差距”“定措施、创效益”的“三步走”实施方案。在焦化、矿山、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单位和制造、设备、能源、人资、采购、销售等管理部门范围内,梳理建立三级指标系统,筛选主数据指标123项、专业指标603项、工序指标1964项,确定各指标基准值,拟定对标标杆企业。

  今年4月份,本钢集团成立以集团副总师等为组长的15个对标攻关组。以集团对标攻关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三个层级的三级指标系统为基础,分别选取关键指标进行对标立项,4~6月份,共计立项128项(其中对标攻关组27项)。通过项目实施,配煤成本、化产品回收、焦比、燃料比、钢铁料消耗、石灰消耗、炼钢生产节奏(出钢-开浇)、热送热装率、成材率、吨钢财务成本、自发电率等重点指标均取得了较好的提升效果。上半年,板材入炉焦比完成381kg/t、北营入炉焦比完成384kg/t,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构建高效生产体系,以推进管理创新和高效化、精细化为出发点,以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夯实基础管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本钢集团严抓生产组织和条件保障,科学平衡协调内外贸资源、铁路、港口、内部接卸能力等,体现了高质量的生产组织能力,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度提升。其中,矿山系统围绕铁精矿增利超产计划,狠抓采场合理开采、合理配矿、金属收得率和土场回收等关键环节,铁精矿实现大幅增产。炼铁工序持续开展均质化提升攻关工作,通过严抓入炉原料的质量稳定和高炉的标准化,上半年生铁产量创历史新高。板材炼钢厂通过生产节奏高效率管理,七号铸机实现在线调窄功能、倒角结晶器在线调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板材冷轧厂二号酸轧机组、硅钢酸洗机组等多条机组刷新历史最好运行纪录,板材废钢厂合理匹配料型,直配料斗数分别创造单日和单月最高纪录。

  全面强化精细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上半年,本钢集团狠抓设备点检定修制贯彻落实,全面检查和评价各生产单位设备系统共1000余人的履职状况。板材储运中心牢固树立“管物料就是管资金”的理念,新增“物料无动态增储”数据统计,对物料库龄结构进行了精确划分。板材计控中心通过专项计量监督检查、衡器设备改造,为本钢集团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创新推出“云校招”招聘方式,实施精准招聘。创新审计模式和审计思路,监督关口前移,审计发现不合规问题金额2.52亿元,发现跑冒滴漏额约2570万元,直接削减及上收金额3227万元。

  在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高效化过程中,本钢集团始终将安全生产和保证厂区正常生产秩序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旁站式安全检查,本钢集团加大“三违”行为的检查力度,对违反“二十条禁令”的行为,比照事故进行严肃考核。保卫系统加大厂区治安整治力度,为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管理模式向精细化高效化推进,本钢集团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对标工作实施取得成效,实现了产品制造低成本,拓展了盈利空间。研发、工艺、制造、物流、供应链、成本管理等各方面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本钢日报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