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奔涌的“内生动能”
——唐钢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提升效率效益侧记

2024-01-23 08:51:00

  本报通讯员 姬涛
  2024年初,一场全员参与的精益管理浪潮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蓬勃脉动……
  唐钢紧跟河钢集团战略发展步伐,深化改革、主动求变,将精益管理作为挖潜增效的动力引擎和活力源泉,从强化生产组织、细化智能管控、优化质量体系等方面入手,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以管理创新带动全面创效。
  精益理念统筹生产经营高效运行
  理念的领先优于资源的领先。唐钢深刻认识到精益管理对于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的关键作用,以激发职工岗位创新能力为抓手,不断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改善的积极性、主动性。2023年,唐钢自主改善工作效果喜人,完成改善提案3.1万项,同比增加46%,其中优秀改善提案2593项,职工参与度达到81.5%。
  “精益管理的根本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唐钢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将精益思维延伸至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以“效率+效益”为核心找差距、定方向、拿措施,坚持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价值,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创效。
  强化经营思维,实现库存管理“走钢丝”。唐钢秉承“零”库存管理理念,通过优化采购模式,资源刚性衔接,小批量采购等方式,对富裕资源及时外销,有力保障铁前资源快进快出。该公司的钢后系统强化需求拉动式计划排产,细化库存管理,持续改善半成品库存结构,使前后道工序之间形成连续、稳定的供料平衡关系。
  强化协同思维,加强过程管控。唐钢以流程优化和智能化项目为依托,加强铁钢界面衔接,提高各工序、各环节全系统匹配协同性,持续保持紧凑、安全生产的组织模式。此外,唐钢还增强产销衔接管理,围绕“双高”产品联合排产,为产品结构优化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全流程管理思维,实现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唐钢充分释放临港区位优势,创新物流运输方式,通过港内汽车倒运现货和港口矿石受卸槽接卸,实现港口全部外矿(含现货)100%皮带疏港。同时,唐钢还积极拓展物流运输线路,成功打通佳华铁路站场东进铁路线,优化站点资源配置,巩固扩大铁路原料运输效率快、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使单位时间内运输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预计降费7000余万元。
  数字技术武装精益管理运行大脑
  2023年9月份,唐钢联合中国钢研集团共同开发的行业首个“铸坯动态调度系统”在2050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从“人脑计算”到“电脑精准测算”的技术升级,使该产线热装率较此前提升6%,加热炉煤气消耗较此前降低21立方米/吨,每年可节省能源成本1100余万元。
  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离不开智能模型的“把脉开方”。唐钢依托能源管控系统和精细化管理平台,将能耗分析技术和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产量分配模型,使各工序在分配介质需求上得到最大优化。截至目前,唐钢能源管控系统共建立成本中心模型98个、三级能源计量模型126项、结算报表模型19个,支撑成本核算到每一个工序。
  唐钢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势,在各业务单元配套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持续构建安全、高效、精益化生产管控,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与钢铁工艺流程和精益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炼铁区域,唐钢联合西门子公司对原料SIPM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大幅提高港口进料和混匀等业务的数据准确率,目前已达到95%以上;研发炼铁智能喷煤系统实现全自动制粉喷吹,使制粉产能提高10%,吨煤电耗下降1.5千瓦时。
  在炼钢区域,唐钢开发铁钢包管理系统,依托钢包匹配模型、时间温度模型,为生产提供准确温度预测,目前转炉终点温度预测、大包温度预测、LF出进站温度预测准确率达80%以上。
  在热轧区域,唐钢完成全自动出钢模型开发,通过优化粗轧间隔时间、卷箱时间及精轧入口等待时间,生产节奏稳定在每小时40块板坯;持续推进厚规格带钢卷取温度符合率攻关,卷取温度合格率达80%以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唐钢将在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打造精益管理新模式,让精益思维在基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绝的澎湃动能。
  《中国冶金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