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垃圾变资源 资源再循环
——首钢环境探索构建全链条固废处置新模式纪实

2020-06-08 10:12:00

  首钢环境积极践行“担当社会责任、筑梦美丽中国”的企业使命,瞄准打造一流环境综合服务商愿景目标,围绕参与解决首都“垃圾围城”之困,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打造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为还碧水蓝天、洁净环境作出贡献。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量20.52亿千瓦·时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2013年底建成并投运,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包含石景山、门头沟两区的全部和丰台、海淀等区的部分生活垃圾,约占北京市日垃圾产生量的1/8。截至2019年末,累计处理生活垃圾620.62万吨,发电量20.52亿千瓦·时。项目采用“绿色、环保、创新”的先进设计理念,是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保护工程和民生工程。

  随着垃圾分类趋向精细化管理,进入焚烧发电厂的生活垃圾量逐步减少,垃圾热值相应提高,对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钢环境积极调整运营管控模式,实现项目安全顺稳运行。

  餐厨垃圾:精细处理再生利用 

  首钢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项目处置工厂2018年7月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100吨,已实现对石景山、门头沟两区2600余家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独家收运。截至2019年末,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5.11万吨,销售工业粗油脂1527.76吨,为北京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提升西部垃圾处理能力,保障城市运行作出重要贡献。

  

  餐厨垃圾经过三道除杂、两道除沙、两次提油后,将“变身”成沼气、工业粗油脂、生物有机肥以及废水等。其中沼气可与生物质能源项目协同利用;工业粗油脂销售到有资质的生物柴油厂家,用于制备生物柴油,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沟油”回流到餐桌;生物有机肥含有氮磷钾等元素,可用于园林绿化及农业生产;废水则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流程,实现零排放。

  该项目创新集成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大数据等四项先进技术,形成收运处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垃圾车的作业状态和位置,查询收运车辆、收运量、收运路线以及垃圾桶配备等信息,实现了由前端收集到后端处置的全流程监控。

  垃圾分类新规实施以来,首钢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在确保石景山、门头沟两区餐厨垃圾“日产日清”的同时,协同处置西城区部分餐厨垃圾,并已开始接收门头沟区厨余垃圾,为推动该区垃圾分类末端处置创造了积极条件。

  建筑垃圾:各类垃圾各得其所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除此之外,建筑垃圾和废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

  首钢环境紧跟北京市末端垃圾处置需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上深耕细作,增设园林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处置项目和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形成“三线一中心”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将建筑垃圾中的砖头瓦块、混凝土碎石等“变废为宝”,形成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和再生制品。园林垃圾处置是将落叶、草屑、灌木剪枝等打捆后,经破碎减容压缩成块,发酵干化后作为生物质电厂燃料使用。大件垃圾处置是先期进行人工拆解,从中挑出金属等有价值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不可资源化物料经粉碎后焚烧发电。装修垃圾处置是将资源化处置后的产物用于工程回填、堆山造景和道路工程,车间采用湿法作业、生产线设置喷雾装置,破碎、打包工段处设置除尘装置。

  在国家全面推行实施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首钢环境将继续探索城市固废处置经验,加快打通城市固废后端处置通道,加速构建全链条固废处置新模式,助力城市固废全流程、无害化安全环保处置。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首钢日报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