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马钢炼铁总厂绿色智慧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纪实

2021-06-03 08:38:00

  本报通讯员 程军
  2019年,马钢融入中国宝武体系。当年10月份,中国宝武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优化提升马钢铁前产品产线功能,并制订了《2020年—2022年规划蓝图》。自此,马钢炼铁总厂“绿色发展,智慧制造”六大板块重点工程建设拉开大幕。
  自2019年底至2021年5月底,为使总投资60多亿元的六大板块重点工程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受益,该厂克服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等重重困难,严格按照“绿色发展、智慧制造”战略的计划、方案与部署,精心设计、精细谋划、精确操作,坚持工程例会制度和工程项目网络节点倒逼机制,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六大板块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截至5月底,该厂绿色智慧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智慧制造方面,该厂智控中心于去年12月15日正式投运,对钢厂的原料、烧结、焦化、高炉等工序进行集中控制。该中心投运以来运行稳定,成效明显,高炉生产达到历史新高、炉况诊断智能高效;高炉利用系数不断攀升、吨铁成本逐渐降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9年底,该厂3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工程、A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B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1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2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2号烧结机机尾和成品电除尘、原燃料小料场、高炉脱盐水集中处理站、带式焙烧机、物流筒仓等一批环保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去年12月23日、12月26日、12月30日,该厂1号烧结机脱硫脱硝工程、B号烧结机脱硫脱硝工程、A号烧结机脱硫脱硝工程相继竣工。3个投用的烧结机脱硫脱硝重点工程项目采用中低温SCR脱硝工艺,是目前国际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硝的主流工艺技术。该项目主要内容为增设1套脱硝装置及对现有的脱硫系统和除尘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脱硝后烟气氮氧化合物浓度控制在5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35毫克/标准立方米、粉尘排放浓度≤10毫克/标准立方米,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经过近7个月的艰苦奋战,该厂去年11月17日开工建设的小料场改造工程,即将于今年7月份竣工投用。小料场改造前一直为露天作业,主要储存烧结矿、焦炭及中转原燃辅料。由于露天堆放,在作业过程中扬尘大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虽然采取一定的避尘措施,但是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而且露天堆放方式加剧了炼铁原料品质恶化,一定程度影响了高炉焦炭保供流程,亟须升级改造。于是,该厂小料场改造工程新建1座3.6万立方米焦炭库可储存焦炭约1.8万吨,并配套建设筛分间;1座2.5万立方米烧结(球团)原料库,可储存烧结(球团)约5万吨。该工程秉承中国宝武绿色发展和“四个一律”(现场操控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采用机器人、运维监测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的建设理念,围绕“设计先进、工艺先进、装备先进、全自动化操作、绿色环保”目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现场作业无人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管理业务信息化、设备运维远程化,成为马钢“绿色城市钢厂”建设的引领者。
  此外,去年10月9日开工建设的带式焙烧机项目工程将于今年10月1日点火烘炉、10月20日出产球团矿。该工程以低碳、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采用球团生产最新技术成果建成一条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色的400万吨/年球团带式焙烧机生产线。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现场作业无人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管理业务信息化、设备运维远程化,能够极大地促进铁前系统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成本消耗降低,并对促进超低排放、改善厂区生态环境和职工工作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马钢炼铁总厂将以低碳为统领,紧跟技术革命、数字驱动、绿色协同三大趋势,形成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格局,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宝武优特钢精品基地贡献铁前力量。”谈到未来,该厂负责人信心满满。
  《中国冶金报》(2021年6月3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