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王丽 薛蓓
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今年初以来,陕钢龙钢公司检验计量中心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绿色生产力赋能降成本工作,取得新成效。
“碳”从何处来 检测技术来定性
“高炉除尘灰分析显示,其中含有大量未充分燃烧的碳质成分。”根据报告,研究人员做出科学评价。
除尘灰中的碳到底来源于未燃煤粉,还是焦炭?为破解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烧碳元素的来源问题,该单位快速设立了探索除尘灰中碳来源科研课题,开发“煤的岩相+红外分析”联合检测技术,通过煤岩显微分析惰质组、天然焦,实现对未燃煤粉与焦炭残留的精准定性,精准辨别出高炉除尘灰碳含量中焦炭和煤粉的占比,指导铁前系统快速调整工艺。目前,除尘灰中未燃碳含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一成果既大幅降低了原料消耗,又同步实现了减排目标。
让“碳”燃烧彻底 配比优化有支撑
“研究表明,无烟煤中掺入脂肪烃和芳香烃时,挥发分裂解释放的热量会带动固定碳的燃烧。”实验室里,李瑾正在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科学配煤是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综合燃料比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找出经济指标“双优”、安全性最高的原配煤比,该单位以高炉喷煤燃料结构、配比优化为突破口,建设燃烧性能实验室,自主研究煤粉燃烧特性,整合着火温度、燃烧特性指数等6大燃烧特性和爆炸性、着火点及工业分析等11项关键指标,构建了烟煤在高炉燃烧的全维度评价模型,精准破解“无烟煤—烟煤—焦面”配比,成功将烟煤配比提升至行业较高水平,月降低高炉燃料费用43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降“碳”深挖潜 废钢收得率再提升
“使用废钢作为原料,能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化验过程中,职工张艳文说。
该单位紧盯成本优化线、质量基本线和管理潜力线,充分发挥废钢基地加工作用,提高自产原料供应量;积极协同开展钢铁料消耗项目攻关,围绕炼钢收得率再提升,自主开发钢屑毛料检验方法,运用粒级分析把握物料形态,通过全铁检测锁定核心成分,实施了杂质溯源制度,建立了《废钢毛料检验方法》企业标准,填补了钢屑毛料检测空白,构建了钢屑资源价值评估新体系。据悉,在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后,龙钢原料收得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