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份,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吨材外购能源成本较攻关目标指标降低26.85元。按照当前生产模式情况下,预计6月份环比吨材可降低电耗16千瓦时、水耗0.2吨、燃气消耗2立方米。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分解能源介质单耗指标,不断强化避峰就谷、工艺优化、循环利用等降本措施,系统推进节能降耗攻坚。
该公司组建专项技术攻坚团队,深度解析电网峰谷时段用电特性,创新构建“设备运行调控—负荷动态分配—考核机制联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精准动态调节高耗能设备运行时段,该公司将非必要生产环节全面迁移至用电低谷期,叠加智能负荷监测系统与峰谷电价联动考核机制,实现外购电成本节约971万元,综合电单价较目标指标下降0.035元/千瓦时,达到了“错峰用能、成本双减”的双重成效。
该公司各产线建立“煤气平衡动态调控模型”,针对该公司氢冶金及球团生产线制订了多种能源耦合解决方案,通过精准优化焦炉煤气与天然气配置比例,实现天然气用量减少,吨材外购天燃气成本降低13.32元。该模型通过实时监测能源供需动态,有效提升二次能源自给率,为低碳生产模式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运用“智能AI+”,构建“监测—回收—调控”立体节水模式,该公司创新实施冷却塔智能控制、浓盐水回收及设备停机联动技术,达到节水降耗的目的。数据显示,该公司5月份新水用量较计划减少18.3万吨,吨材外购新水成本下降4.09元,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显著提升。
除深入推进能源管控、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领域节能措施外,该公司以产线协同为依托构建技术攻关矩阵,聚焦球团干燥炉动态温控系统、氢冶金入炉工艺气温度提升工艺、设备智能停机制度等20余项创新措施推进落地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该公司通过构建多维度能源消耗管控体系,形成“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制度革新”的全链条能源降本管控闭环,持续激活产线节能潜力。
该公司设备能源系统负责人表示:“智能化、体系化管理是我们实现能源成本降低的关键突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制度革新全链条体系降本,推动更多创新措施落地,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 (马薇)
《中国冶金报》(2025年06月1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