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开展节能宣传周暨全国低碳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孙娜娜 徐文丽)6月23日—29日,第3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鞍钢集团攀钢开展以“能效领跑,低碳转型,共建绿色钢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旨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全员节能降碳意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期间,攀钢各单位利用宣传栏、办公区域走廊等,张贴、悬挂标语海报,在媒体平台及电子屏播放节能宣传公益广告。该公司开展了“我为节能献一策,我为降碳践行动”征集评选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征集具有实操性、创新性和显著节能降碳潜力的“金银铜点子”;聚焦能源浪费和碳排放环节,开展“低碳主题专项巡检”活动;聚焦关键能耗工序,持续开展“工序能效对标竞赛”活动。
攀钢将此次活动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契机,广泛动员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积极参与,积极做好活动宣传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节能、人人参与降碳”的浓厚文化氛围;聚焦成果固化,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将优秀建议、有效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推动该公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攀钢钒能动分公司找“气(汽)”行动创效益
本报讯 1月—6月份,鞍钢集团攀钢钒能动分公司大力开展找“气(汽)”发电创效行动,采取回收各类煤气、蒸汽余热余能等关键能源介质、优化发电机组运行参数等综合举措,吨钢余热余能发电量提升了11.9%,外购电量创历史新低,推动攀枝花生产基地电力降本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在煤气回收发电环节上,该分公司高度关注冶炼、钢轧系统生产与检修状况,同攀钢各单位建立协同沟通机制,精准掌控富余煤气情况,及时调整锅炉运行方式,做好煤气实时动态平衡。特别是钢轧系统检修、待料期间,该分公司充分发挥11号、12号100兆瓦发电机组锅炉的消化能力和煤气柜的调节作用,确保高炉煤气、焦炉煤气不放散,进一步提高煤气的回收量和热值,实施集约化、峰谷生产组织模式,做到用电高峰时段“应发尽发、稳发满发”,最大化推动余热余能发电量。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该分公司依托先进的电力监测系统和智能管控平台,优化运行参数,积极协调用户避峰就谷生产,以用电高峰时段零购电为目标,做大峰时发电。
在蒸汽余热余能发电环节上,攀钢淘汰退出中温中压蒸汽锅炉及机组、停运4号焦炉,使中压蒸汽供应量锐减;新建轨梁、热轧余热炉投运,新增低压蒸汽产能50吨/小时。针对中低压蒸汽平衡被打破的状况,该分公司以6号发电机组为中、低压蒸汽平衡调节中心,实施机组负荷—管网压力联动,通过优化机组运行参数,将中低压蒸汽设计配比由1:1调整为1:1.5,扩大低压蒸汽消纳空间。在攀枝花生产基地范围内,该分公司牵头组织“找蒸汽”创效行动,细致梳理用户需求,优先保障核心生产的刚性中压蒸汽用量,积极同炼钢、钒制品等工序用户建立中压蒸汽平衡联动机制、分级保供机制,压缩非刚性的中压蒸汽需求,实现生产、能源、用户三方实时响应,错峰生产检修,平衡低压蒸汽的供需矛盾。该分公司通过强化干熄焦蒸汽、低压余热蒸汽、钢轧余热余能等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确保应收尽收,盘活各工序低压冗余资源,置换更多中压蒸汽发电创效。1月—6月份,攀钢钒6号发电机组发电5350万千瓦时,实现低压蒸汽消纳与发电量最大化。 (杨子昂 胡学惠)
攀钢炼铁站一新能源机车充电桩建成投运
本报讯 7月10日,鞍钢集团攀钢西部物联公司承建的炼铁站西渣渣小站新能源机车充电设施项目竣工投用,标志着该公司在“油改电”升级改造及构建绿色低碳运输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物流清洁化转型提供支撑。
面对工期紧、技术难度高的挑战,攀钢西部物联公司周密部署,仅历时15天便高效完成了炼铁站西渣渣小站新能源机车充电设施项目的建设任务。该公司立起15米水泥电杆,浇筑C30商砼基坑,为后续设备安装提供坚实基础;攻克跨越调车场架空的技术难点,敷设高压电缆,并引接10KV电源;安装真空断路器、避雷器组及1250KVA/10KV箱式变压器,确保设备可长期稳定运行;构建电阻≤4Ω的接地系统,为整个充电设施构筑起严密的安全防线。
该公司部署了技术先进的低压配电系统,驱动绿色动能升级。充电桩核心设备位于箱式变压器低压室,配置远程传输智能电表(0.5S级)和1500/5电流互感器,实现对充电能耗的精细化管理与远程监控;采用2500A手动电操储能断路器总开关,为充电桩及备用回路分设断路器,保障高效灵活地分配电力;通过大截面YJV22电力电缆稳定输电,接地系统可靠地连接箱式变压器接地网,全力满足新能源机车快速充电的需求。
该项目拓展了攀钢主厂区新能源机车应用场景,赋能高效运营,相较燃油动力显著降低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未来,攀钢西部物联公司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补给网络,推进运输装备清洁化替代,打造攀西地区绿色高效物流体系。 (罗辉 宋碧华 郭勇)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1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