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胡毅)6月25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鞍钢集团攀钢碳管理部获悉,“十四五”以来,攀钢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31个重点降碳项目,实现降碳总量110万吨,交出亮眼绿色答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攀钢将绿色低碳确立为企业核心战略,通过顶层驱动、科技赋能与系统攻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实现多项突破,关键能耗与排放指标持续优化。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2020年基准年相比,攀钢吨钢综合能耗、吨钢碳排放强度、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4%、3%、21%和18%。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持续创优,吨钢外购能源成本同比下降52元。
顶层设计强支撑。攀钢成立由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的“双碳”领导小组,专设碳管理部,构建“两规划两方案一制度”行动框架;建成覆盖能源、组织碳、产品碳、碳资产的节能双碳数字化平台,为精准减排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产线结构提效能。攀钢有序淘汰低效产能,常态化控产高炉,优化了焦化、烧结、线材等产线,显著提升产线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新建带式球团产线,高炉球团矿配比提升至55%,居行业前三,年减少烧结矿用量240万吨,实现吨钢综合能耗降低9.75公斤标准煤、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降低0.04吨。
工艺升级挖潜力。攀枝花基地热力系统升级为高效“亚临界发电+电动鼓风”模式,置换鼓风机组后吨钢综合能耗降低15公斤标准煤;置换发电机组后,综合发电效率由22%跃升至40%,自发电比例提升11%。同时,攀钢加强焦炉、烧结、电炉、加热炉等工序余热回收利用,吨钢余热余能回收量同比提升4公斤标准煤;淘汰高耗能机电设备超万台,吨钢电耗降低5千瓦时。
零碳布局谋未来。攀钢顺利完成3个周期碳市场履约,积极建设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试验平台,建成西南地区首座氢冶金实验室,为零碳冶炼储备核心技术。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供应链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发布4份钒钛磁铁矿冶炼环境产品声明,并牵头制定钒钛产品碳足迹标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1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