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杨
风帆劲满,这个金秋承载厚望。
当全国人民都激荡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开启新局的豪情壮志中时,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近零碳排电炉产线全体干部职工建言出良策,深悟谋实干,将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产线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10余名技术骨干牵头组建的“工匠团”深入产线,号召职工从生产实践中遴选“先进操作方法”,充分挖掘岗位操作技术潜能,破解零碳冶炼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高端品种研发储备“技术良方”。
“我们把‘良方’的标准制订得很细,既要注重操作的有效性,又要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降碳能力。”该“工匠团”带头人刘俊介绍,为确保“药方”具备良好“疗效”,“工匠”们围绕“技术、成本、低碳”三大维度制订评选细则,既要适应当下的冶炼操作要求,又要关注未来的智能化潜力,让“好方法、好经验、好技术”在产线推广使用。
在“工匠”们的设计评选流程中,每一关都暗藏“鉴‘能’玄机”。首轮筛选如同“初试啼声”,不仅考察操作方法的规范性、安全性等“基本功”,还通过论述分析考验是否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硬实力”;进入实操环节,“工匠团”以“流畅+效果”方式“细审工况”,从操作的习惯性、应急水平、生产节奏稳定等细节中,判断操作方法是否满足零碳生产所具备的条件;在最终的“闯关”环节,“发明人”需结合零碳生产实际阐述操作方法的创新思路与冶炼操作降碳步骤,现场接受职工的追问、点评,全方位展现操作方法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悟生产技术,感觉自己在绿色低碳前沿领域全力奔跑,未来挑战满满。”创新提出合理配加氢冶金DRI(直接还原铁)产品操作法的职工张文岩坦言,这场评选会不仅让他在“过关斩将”中证明了自己,还让他在“工匠”们的点评中明确了成长方向,“就像‘良驹’找准了赛道,让我对绿色生产更有信心”。
据悉,此次“精配良方”共评选出6项先进操作法,涵盖氢基DRI快速配加方法、电极给电降能耗操作法及稳定控制炉温冶炼法等多项关键岗位操作方法。
后续,该产线将制订先进操作法推广方案,通过“师带徒”“岗位轮换”“项目制”等方式传经验、授技巧,加速基层产线人才成长,让越来越多的产线职工成长为“工匠”,让更优的操作方法应用于零碳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