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河钢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签署“5G+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

2019-07-22 10:53:00     作者:

  7月18日,河钢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在石家庄就联手打造钢铁行业“5G+智能制造”标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河钢应用场景,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5G+智慧工业园区、5G+智慧工业港口、5G+智能工业制造”三个领域的技术突破,促进钢铁制造向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李正茂,华为公司中国地区部副总裁强华,共同鉴证签约。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迟桂友主持仪式,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河钢数字技术公司董事长李毅仁,中国移动河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克飞,华为公司河北总经理刘勇,分别代表河钢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于勇在致辞中表示,钢铁凝聚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因素,其竞争力已经不在钢铁本身。5G的出现,实现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极大的迭加,将进一步推动传统钢铁工业的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对待客户和市场的态度实现重大改变。在互联网真正进入工业领域并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河钢要走在前列。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董事长刘殿锋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与河钢集团、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启我们在5G+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征程。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共同探索5G+智能制造的创新应用场景,打造标杆示范项目,助力工业互联网时代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副总裁致辞表示,河钢集团一直是数字化转型的领跑者,华为致力于推动5G产业发展与繁荣,将率先在河钢集团探索5G智能制造应用解决方案,助力钢铁行业早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河钢集团建成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 

  66日,国家工信部颁发了5G经营许可,标志着我国5G正式商用。当今时代,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催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 

  我国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动经济增长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为工业制造领域创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作为直接服务高端制造的钢铁产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引发制造业的深刻变革。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及综合服务商之一,河钢近年来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不断加快数字经济战略部署,以数字化技术驱动钢铁行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生产线成为2016年钢铁行业唯一一家入选工信部“钢铁企业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201812月,河钢与华为就“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入合作达成共识,双方工作团队围绕华为ICT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与创新,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今年6月,河钢与西门子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河钢西门子联合实验室、河钢西门子物联网赋能中心。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河钢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撑。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品牌价值位居前列的电信运营企业,正积极发挥在全球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今年提出将全面实施“5G+计划”,通过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Ecology生态共建、5G+X应用延展,推动5G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站在智能时代的入口,华为正通过“无处不在的联接+数字平台+无所不及的智能”,打造数字世界的内核,引领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据悉,此次三方强强合作的重点是实现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在钢铁行业的创新应用。根据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内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成立“5G+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针对河钢生产线应用场景,将5G等新一代ICT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工艺流程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共同研究开发一个泛在连接、开放、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最终通过5G等新技术应用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成果,为三方创造商业价值。 

编辑:实习生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