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占地26.7公顷,设计总床位1.61万张,对上海进一步控制疫情意义重大。中国十七冶承建临港F16-02地块方舱项目“竹园”西南地块,体量较大、系统复杂、交付紧迫,建设伊始面临各项资源难题和协调工作,需要3天内形成400人的进场大干、7天内建成2800个方舱室。

4月13日下午5点十七冶首批施工队伍出发
4月11日,中国十七冶接到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援建通知后,党委书记、董事长喻世功紧急部署支援上海方舱建设,筹划工作方案、安排支援力量。第一时间成立落实中国五矿对口建设上海方舱工作专班和以周金龙副总经理为总指挥的援建工作组。工作组4月12日当天领命出征、当天抵达开工,迅速开展场地清表平整、仓房地坪浇筑,正式吹响援建大干冲锋号。统筹下属冶金、房屋、城建、住建四大专业板块公司以及上海分公司精锐主力承担援建任务,抽调全系统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经营等39名专业骨干力量,建立土建和水电管专业团队,为临港“竹园”方舱高效推进建设。

工作中立即下达任务

工作组在现场调度
公司以项目管理部副部长吴民、安监部副部长魏宁为代表的党员骨干,从马鞍山本部陆续集结100余人作业力量,全体完成核酸检测后于4月13日下午17时增援上海。次日上午8:30分左右,十七冶首批援建队伍达到现场,旋即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勇担全体建设者的“主心骨”。工作组立即部署工作任务,马不停蹄投入施工。截止4月14日晚,现场累计投入施工力量300余人,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吊车、汽车泵等施工机械44台,运输车辆20余台,混凝土搅拌车数十辆。机器沸腾轰鸣、人流穿梭不息,还有沙哑着嗓子互相鼓劲声,正不断注入“静态”下的上海“动能”。建设者们不畏艰险、不知疲倦,与疫魔争分夺秒,浇筑混凝土1000立方米,土地平整27000平方米。为了给建成交付多争取一秒时间,冒雨入场300余人的“急行军”抢先施工。当天夜里,周金龙副总经理带领工作组连夜优化施工组织,制定应对现场积水、加快作业面赶工措施。

十七冶员工从河南濮阳项目驰援上海



十七冶员工迅速投入施工中

十七冶正加紧浇筑地坪混凝土
艰难的是,载满集装箱“休息室”的车辆还在运输的路上。面对不期而至的暴雨和泥泞,大家更担心的是“工程”和“进度”,在“豆腐块”的场地上踩着泥浆、顶着冷雨,低一脚高一脚地拼命向前,接连奋战48小时、累到四肢不听使唤的战“疫”者们,不言苦、不言累,分秒必争高效推进极短的工期,累了就默默倚着硬邦邦的车座和衣而睡。

4月14日上午8时许,十七冶施工队伍达到现场

4月14日晚,十七冶员工连夜大干不停歇

4月14日晚第二批援建队伍出发
4月15日,公司从全国各地项目紧急抽调专业管理人员42人、精干施工人员210余人再度驰援上海。现场在两天内达到600人战斗作业状态。

4月15日,中国十七冶南通项目部援建上海方舱两辆大巴车出发

4月15日,中国十七冶冶金分公司西安管廊项目出发增援上海方舱

4月15日,中国十七冶冶金分公司西安管廊项目出发增援上海方舱2
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公司同步做好物资后勤保障助力现场尽快形成大干局面。与此同时,成立后勤保障党员突击队,为助力上海兄弟企业抗疫防疫,公司从马鞍山本部快速驰援中冶上海防疫指挥部和在沪兄弟单位急需物资。第一、二批30多吨物资已于13日、14日在做好消杀和防护的情况下保质保量交付,包括防疫应急物品、医疗救援物品以及后勤生活物资等70多项。

3月31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的吃劲阶段和关键时刻,中国十七冶集团紧急驰援上海宝山区3万余斤蔬菜全部抵达。






4月13-14日,中国十七冶第一、二批18吨援沪物资抵达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