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中冶环工:用科技铺就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2022-08-15 10:02:00

  中冶宝钢认真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依托科技手段在工业固废循环利用领域开展积极实践。旗下中冶环工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冶金渣处理与综合利用的专业公司,始终大力发展钢渣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技术,以科技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大宗工业固废钢渣综合利用实践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
  专利成果收获颇丰
  一流企业定标准。环工公司历来重视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总结提炼工作。2021年,环工公司申请受理发明专利8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项,主编发布1项上海市企业标准、参编1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2021年共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一种钢渣协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专利荣获首届中国施工企业专利大赛全国第8名,并荣获特等专利奖。《钢铁渣-建筑再生料复合透水混凝土及砖制品协同应用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中冶集团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于XRD与SEM研究风淬渣微粉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在国内知名SCI核心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上发表。目前,环工公司已累计授权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0%左右,数量、质量均处于同行业最前列,凸显了中冶宝钢在钢渣资源化利用行业领先地位。
  建设更高科研平台

  积极向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等更高标准平台靠拢,近3年来持续加强研发人员能力培养和科技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021年承接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分公司级科研项目6项,涵盖新产品研发、产线技改、技术积累、工艺革新等多个方面。突出科研平台建设,依靠强有力的技术优势,顺利通过上海市经信委的评比,被授予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技术攻关解项目难题
  通过技术研发优势,不断深化钢渣产品化利用途径。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重混凝土高强度、高比重下保持高流动施工性的难题,一举斩获近年来最大方量的抗浮配重混凝土工程项目-上海市龙吴路基础抗浮配重混凝土项目,并首次与上海城建物资合作,完成516立方米的配重砼供应,获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认可,为公司在高流态配重砼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环工公司将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环保理念,努力将绿色低碳打造为企业发展新优势,在探索大宗工业固废钢渣综合利用道路上砥砺前进。

来源:中冶宝钢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