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小燕 通讯员刘博 杨晓飞)近日,黑龙江建龙牵头的“基于钒钛磁铁矿提钒流程的高品质无缝钢管制造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研发项目顺利通过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经评定,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专家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担任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担任副主任,并由7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组成。
该项目成功研发“高品质制坯、高精度轧管、均一化管加工”高品质无缝管制造技术,实现了应力腐蚀裂纹萌生、拓展的实时跟踪和对腐蚀类型及其转变的识别,为耐蚀合金开发和管材应用提供指南。针对国内外无缝管行业对高品位铁矿石过度依赖、高炉钒钛冶炼难度大、提钒半钢温度低、有害物质多、难冶炼等问题,该项目设立了“特殊全流程高品质无缝管”制造工艺技术项目,形成了基于提钒半钢生产高品质无缝钢管全流程工艺技术。针对高温高压高腐蚀油气井、页岩气多级压裂、深海油气输送、高端装备制造对无缝管材料、尺寸、性能、评价等的严苛要求,该项目首创了基于电化学噪声的原位应力腐蚀检测方法,为耐蚀管材应用提供了支撑。
同时,该项目发挥存量钒在高品质无缝管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提高了组织控制的一致性和残余应力的稳定性,使180产线一次轧制成材率提升至91.91%以上,不同批次间管材强度波动小于50兆帕。该项目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制定团体标准3项,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含腐蚀环境油气井、页岩气油气井、易挤毁地质区块油气井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创新项目的落地对黑龙江建龙逐渐摆脱进口高品位铁矿石依赖、推动高品质无缝管产业链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新型油气资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奠定了基础。
《中国冶金报》(2023年12月05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