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新年贺词 | 中国五矿:致目标坚定、实干争先的我们

2025-01-02 10:15:00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
  在2024年的奋斗篇章即将翻过之际,中国五矿2025年度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为这一年我们并肩走过的“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再加力、四季度全年旺”画下沉甸甸的句点。
  忠诚、担当、勤勉、高效、团结、务实、勇毅、奉献……回望2024,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连串音符回响,每一个向上的日子都浸润着汗水、播撒着阳光。这是中国五矿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每位五矿人用不易成就不凡的一年——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充分体现,多行业多领域发展动能充分激活,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充分彰显,我们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奋与进、鼓与呼。
  回望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答卷浓墨重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以思想伟力秉纲执本、统领全局,全体五矿人牢记并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巡视整改一体推进、改革行动蹄疾步稳、党建工作保障有力,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在中央企业着力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的新征程上贡献五矿力量。
  回望这一年,我们步伐坚实,筑牢根基的答卷苍劲有力。面对内外部严峻挑战和重重压力,我们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高能级项目是硬支撑”的理念,强化日常经营统计监测、月度经济运行调度、季度绩效对标对表的管理体系力量,压茬推进、狠抓落实,一批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金属矿业资源端、生产端、供销端、储备端强统筹齐发力,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工程建设大力强化转型升级、市场营销、基础管理,动态调整推动特色优势加力发挥;战新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围绕主责主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加大拓展。我们坚持“并联式”叠加发展,合规经营走深走实、风险防控精准施策、安全环保抓严抓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得益彰。
  回望这一年,我们奋楫笃行,创新引领的答卷熠熠生辉。历史与现实都表明,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创新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因素。全球首台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矿产资源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纯度达到99.99995%以上超高纯石墨产品……这一年,我们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探索中,收获新成果、克服“卡脖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能力扎实提升。
  回望这一年,我们万里为邻,和合共生的答卷蜚声国际。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稳有序高质量推进业务,同时倾情倾力实施一系列民生合作项目,持续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社区福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扩大利益汇合点、形成最大公约数,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擦亮五矿品牌。
  回望这一年,我们休戚与共,以人为本的答卷启智润心。让企业有价值、让员工有尊严,这是目标更是承诺。我们关心关爱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尊重每一份辛劳的付出,我们深知无数单薄的个体可组成强阵,无数微小的步伐能趟出大道。不论我们来自何方,不论我们几时相遇,我们共同拥有“五矿一家人”这充满温度和力量的文化共识,也将勠力同心、携手并肩,共同奔赴伟大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时间无言,实干则有痕;空间无垠,干实终有迹。回望我们走过的路,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历历在目,然而逐梦路上,从来就没有唾手可得的果实,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这一切,源自我们中国五矿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集团公司党组正确部署安排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挺膺担当央企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此刻,无论你已归家团圆还是仍在值班值守,请为全力以赴的自己点赞,为穿越风浪的我们鼓掌!
  新年的曙光就要洒向苍穹,历史将落笔新的一页。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深化整改、巩固拓展的关键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这一年,我们也将迎来中国五矿成立75周年。
  一路风雨一路歌。虽然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但随着本次年度工作会议奏响新的号角,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姿态将更加昂然,前行的步履将更加坚决!自信自强的我们携手创造了辉煌历史,也必将并肩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标引领,实干争先!让我们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年即是决战”的豪迈姿态开启新程,以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奋勇向前再出发!

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