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爱心永续 文化互通 情感和鸣 !中国东方独董黄文宗再增善款暖常在

2025-05-20 14:35:00

  情系津西,善行永续。5月19日,津西集团研发中心一层多功能报告厅内涌动着汩汩暖流,“中国东方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宗先生善款捐助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继2019年起捐助善款198万元后,黄文宗先生再次慷慨解囊,加大捐助额度,金额达到每年38万元,连续6年,合计228万元,用于帮扶救助津西病困员工及家属。
  本次捐助,不仅是一次爱心传递,也是一次情感和鸣,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和企业精神的升华展示,让我们看到了黄文宗先生的两次捐助、大爱善举;看到了津西集团深耕公益、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看到了津西集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
  中国东方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宗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黄文宗先生出席并致辞,慈善基金会董事陈国诚先生、张淑娟女士,慈善基金会驻广州办主任谭辉霞女士,驻广州办事处聂晓娟女士出席。
  中国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津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韩敬远出席,集团执行董事、监事会主席沈晓玲主持仪式,津西股份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于利峰致答谢词。
  津西股份、津西重工、津西新材料、津西绿源经营层,集团部室助理以上干部,各单位工会主席及员工代表300余人参加。
  仪式上,黄文宗先生亲自将代表善款的支票交付给津西,于利峰代表津西接受爱心捐款,与会领导共同见证。
  “员工是企业的珍贵无形资产,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善待员工,照顾好员工和其家庭是企业和高管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黄文宗先生在致辞时,向津西集团的同事们致敬。他说,集团在韩敬远主席的带领下持续发展,依靠大家勤奋敬业,铸就了中国东方和津西集团的辉煌。病魔无情,津西有爱。六年前,我们播下爱的种子,专项资助津西患病员工及家属,帮助大家渡过生命中的艰难阶段。为了让救助更可持续,我们将继续每年捐助人民币38万元,连续6年,总额人民币228万元,让每一笔善款都能化作生命的希望,增强大家的底气和幸福感,让这份跨越香江与燕山的爱心长跑迈入新的征程,为进入世界500强、打造百年津西凝聚更大力量。让我们以第二个六年为约,继续用行动证明:从维多利亚港到滦河,爱心无分西东,无论何时,津西人永远站在一起,我和“黄文宗慈善基金”的这份牵挂,永远不会缺席!
  于利峰代表津西全体员工,向黄文宗先生的善举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黄文宗先生在集团健康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以高度的人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心系津西员工福祉,自2019年起捐助善款198万元,累计救助员工及家属605人,帮助他们缓解燃眉之急,重建生活信心,重新树立津西人阳光向上积极形象。守望相助、大爱无疆,此次黄文宗先生再次慷慨捐助,在今后六年给我们带来228万元善款,帮扶救助病困员工家庭,让我们看到一位优秀企业家,躬身力行、一如既往关怀关爱员工的责任担当。这不仅是对津西员工的深情厚谊与深切关怀,也是对津西“责任、关爱、担当”企业文化的认可,更是为津西持续健康发展、向世界500强进军倾注了期望,凝聚了力量。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员工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建设,让大病救助基金发挥最大效能,让黄文宗先生的关爱以更贴心的方式惠及病困员工及家属,让他们更加真切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爱和善意。
  “重塑健康的我,带着集团的关心与厚爱,带着我对津西的依恋与憧憬,返回工作岗位,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妻子出院后,我如释重负,决心以实际行动回报公司对我的关爱……”
  仪式上,受助员工代表发言,用真挚感人的话语,表达了对黄文宗先生及“津西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的深深感谢,他们纷纷表示,是津西的帮助增强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今后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回报这份关爱。
  此次捐助,是津西集团践行人文关怀、传递温暖与希望的生动写照。
  “员工利益无小事”“不让一名员工因病致贫”,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始终倡导“以人为本、员工至上”的理念,积极构建具有津西特色的“5+4”社会保障体系,让员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民企中率先设立员工“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17年来累计救助员工及家属195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530余万元,为患特病大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员工及家属解除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家庭传递温暖和希望,让他们切实感受津西大家庭的温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的带领下,津西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现已累计社会贡献超400亿元,投入教育、抗灾、交通和优抚等公益捐款超3.4亿元。津西将继续秉持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员工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津西集团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