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看酒钢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如何被批量“拿下”

2019-10-30 09:04:00

  本报记者 王汉杰

  “自从8月份批量生产之后,月月都有新订单。这不,我们刚刚兑现了10月份的单子,200吨。”又一笔订单兑现了,回想起高碳马氏体不锈钢(50Cr15MoV)在酒钢铬钢酸洗线批量生产的情景,正在外地出差的酒钢宏兴股份钢铁研究院不锈钢研究所的年轻工程师李照国在与《中国冶金报》记者的通话中还是有些激动,话语中依然透着骄傲。

  8月5日那一天,李照国与同事们一起,共生产了42卷、636.2吨高碳马氏体不锈钢,整个生产过程零事故,产品合格率为100%。

  与日常生产的产品不同,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碳含量高达0.5%,已经达到连铸机生产的极限。李照国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碳含量再高一点点,就只能靠模铸浇铸了。”这么高的碳含量,对不锈钢的冶炼、退火、酸洗、轧制等各个环节来说,难度都大大增加。

  “最难的是焊接,还有退火温度的控制。”李照国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这款马氏体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

  这批钢材被用户用来制造高端刀具以出口,要求钢材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好、韧性强。这些要求其实很苛刻,李照国给记者解释了原因:硬度高,碳含量就会偏高,正常的低碳产品在轧制中都难免会出现裂纹,0.5%的高碳产品出现裂纹的可能性就更高,有裂纹就得焊接,焊接弄不好就会断带;要求韧性好,产品就要连续退火,在退火中实现软化,而退火温度高一点就会断带,温度低一点产品性能就不合适了。

  “合理的温度范围很窄!”李照国感叹道。

  “订单量较大,厂里决定批量生产,这加大了生产的风险。但没想到,实际生产很顺,一气呵成,产品全部合格。能这么顺利,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把该吃的苦都吃了。”李照国笑着说。这款产品在国标和欧标中都有牌号,去年年中,研发人员就盯上了它。研发过程可谓举步维艰,焊接、退火、冶炼、轧制中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好在产品最后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并走向了用户。

  “这次600多吨的50Cr15MoV生产比较顺利,但把我们折腾坏了!”酒钢不锈钢厂处理线工艺的责任工程师姜利庭笑着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姜利庭向记者介绍,因为怕设备划伤产品表面,酒钢不锈钢厂在生产前做了许多准备,把可能会刮碰到产品的所有设备全部进行了软体材料加护,连设备框架都加装了软体套管。

  酒钢不锈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铬钢酸洗线顺利批量生产高碳马氏体钢种,突破了酒钢不锈钢产品结构调整的制约,为更高碳含量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冶金报》(2019年10月30日 03版三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