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以干促揽拓市场纪实

2020-04-02 08:52:00

   本报通讯员 孙运利
  今年初以来,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炼铁、炼钢、轧材三线发力,全线飘红,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的严峻形势下,该公司各工序平稳运行,衔接有序,各项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前3个月,该公司生铁、钢产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01.5%、102.5%,订单准时交付率达94.7%,干好现场、赢得市场,生产经营打出漂亮“组合拳”。
  平衡各类资源 攻关核心课题
  3月22日,笔者走进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生产部,该部资源平衡室经理曹运涛介绍,他们每天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订单需求,动态平衡协调各类资源,做好工序间投入产出平衡,实现物料流、信息流、能源流的畅通,让公司各系统、工序高效运转。
  该公司加大一级管控协同力度,统筹优化生产计划与订单结构;严格把控生产管理关键环节,促使各工序产能快速释放,实现产能目标。同时,该公司结合各工序产能产品调试计划,通过优化年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提高计划兑现率,进一步加快工序生产节奏、释放产能。
  此外,该公司各单位步调一致,行动迅速,将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层层传递。该公司各生产厂紧盯生产瓶颈环节与关键问题,持续推进攻关,增强干部职工的主动性。该公司炼铁厂建立高炉全工序操作管控模型,对照问题逐项制订解决措施,实施工艺创新,通过调整2台烧结机终点位置,使得终点命中率保持在98%以上,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11吨/立方米·天,创该厂开炉以来最好记录。该公司炼钢厂相继提出36个对标攻关项目,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公司热轧厂先后组织完成“轧线快节奏生产”“热装热送”“原料和成品库管规则优化”等45项攻关课题,通过精心组织生产、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小时作业率等举措,多次刷新日产、月产纪录。该公司各单位生产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产销研”联动 提升客户黏度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以产销系统、订单跟踪系统为基础,24小时实时跟进重点订单、紧急订单的情况。客户下单后,很快就能在产线上兑现,订单准时交付率很高。”某家客户对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的高效率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驱动,密切关注终端用户需求,加大终端客户和直供客户开发力度,与产线实现了深度衔接。
  该公司以产品订单为生产管理源头,实施“订单拉动式”生产管理及生产作业“菜单化”管理,“产销研”有效结合,缩短交货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在安排订单、下达生产计划时,该公司销售团队、生产部、科技质量中心、能源动力厂、各生产厂集合众智,根据订单交付的先后顺序安排生产,使得生产现场和市场紧密结合了起来。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按照客户个性化要求签订技术协议130多份,直供比例达65%,通过优质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与客户之间的黏度。
  深入“对标学赶” 拉动指标提升
  笔者在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能源动力厂了解到,为对标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该厂制订了降低焦化、烧结、高炉、转炉等各工序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余热余能利用率等72个攻关课题,采取“分类、分层、分控”的推进方法,系统解决问题,努力向标杆企业看齐。
  “通过对标,以及各项攻关课题的强力推进,公司吨钢综合能耗降低了19.9千克标准煤/吨,吨钢水耗降低0.264立方米/吨,废水实现零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公司能源动力厂经理范书昌介绍。
  该公司各单位将对标指标层层分解到业务室、作业区、岗位和人员,完善科学的激励方式及全员参与体系,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对标学赶”的能动性、创造性。该公司以对标提升活动为依托,部门上下、工序之间形成有效沟通机制。通过对标提升行动,该公司基本实现对标初步阶段的管理改进、运营改善、绩效提升目标,生产成本、利润、质量技术、设备管理、能源环保、市场管理、“双降双提”(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有息负债总额,提升资产质量、提升运营质量)等各模块整体KPI(关键绩效指标)完成较好,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中国冶金报》(2020年04月02日 02版二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