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新产线亮眼成绩单的“密码” ——首钢京唐新产线全面达产达效纪实

2021-06-09 10:22:00

  “十四五”的第一个孟夏,首钢京唐公司新产线强劲开局,收获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MCCR产量达到18.88万吨,热基镀锌产量达到5.33万吨,十八辊单机架产量达到2.51万吨,均突破设计产能;高强镀锌产量达到5.60万吨,高强酸洗完成13.07万吨,中厚板产量完成计划……新产线全面实现达产,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自古华山一条路。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首钢京唐公司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咬定以MCCR为代表的新产线全面达产达效目标,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不讲理由、不等不靠,勇于创新、奋力攻坚的结果。
  勇向潮头——“没有任何理由”
  钢铁产线的投入,从决策到建设,从调试到达产达效,每个过程都极为不易。
  MCCR、高强镀锌、高强酸洗、热基镀锌、十八辊单机架、中厚板等新产线是集团和京唐公司全盘统筹存量资产盘活、匹配固有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兼顾市场动态等多方因素后决定建设的,从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张功焰、赵民革等集团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并对新产线达产达效提出明确要求。
  从“做好准备”到“一鼓作气”再到“全面达产达效”,连续三年,集团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关心关怀,为京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攻坚新产线达产达效目标增强信心和动力。
  新产线中,MCCR难度最大、风险最多、挑战最艰巨。作为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产线,设计时又经过了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但是,摆在京唐公司面前的是国内外没有应用先例、技术经验空白的现实,这就意味着,想要驾驭这条产线,就要从零开始探索,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
  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
  京唐公司把新产线全面达产达效作为政治任务,列为年度工作核心目标;党委书记、董事长邱银富,总经理曾立等公司领导挂帅上阵,主抓MCCR产线的副总经理杨春政每周都到现场组织召开协调会,统一、快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虽然有心理预期,但MCCR产线调试过程的艰难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何快速处理压钢,如何控制镰刀弯,如何改善除鳞……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甚至一个月发生了24次故停,压力非常大!”谈到困难,钢轧部部长王国连感触颇深。
  “确实困难重重,但既然选择了这条产线,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攻克它、驾驭它!”京唐公司职工发出铮铮誓言。
  钢轧部干部职工咬紧牙关、毫不放松。2019年5月MCCR产线热试成功后,他们加班加点,周末和节假日无休。总牵头人、时任部长助理李继新每天早起一睁眼,都是先抓起手机看MCCR产线工作微信群,一边看一边琢磨怎么调试、安排,怎么做应急性处理,好几次想着想着就上班了,门都不锁。
  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拼着一股劲儿。面对先进又复杂的产线,钢轧部干部职工白天探究工艺参数的准确度,晚上开展讨论、修改方案,一点一点排除障碍。“常常两三天扎在现场,不分白天黑夜,白天调试、晚上分析,太困了,就拼个‘平板床’眯一会儿。”全国劳动模范、精轧操作工荣彦明对调试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0至2021,从一个春夏到又一个春夏,6.72万、9.04万、14.64万、15.07万、16.06万、17.17万、18.88万——产线月产量的递增,勾勒出一条遒劲有力的达产曲线。
  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战“新产线”,MCCR、高强镀锌、高强酸洗、热基镀锌、十八辊单机架、中厚板等生产指标、产量不断实现新突破,为京唐公司“十四五”鸣奏出奋进的足音。
  不等不靠——“企业要发展,最终靠自己”
  2020年,一场疫情考验着企业的发展韧性。
  年初,京唐公司新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着。然而,1月底,受疫情影响,60多名掌握核心技术的意大利、日本等外方技术专家全部撤离,MCCR产线调试计划被打乱。
  等外方返回,遥遥无期;自己动手,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如何抉择,一时成了难题。“一天也耽误不起,一刻也不能停!企业要发展,最终靠自己!”京唐公司当机立断作出重要决定:成立攻关团队,独立调试!以钢轧作业部、制造部、技术中心、设备部等单位技术精英为主的“16+1”攻关团队迅速成立,十六个课题组+一个综合推进组随即进入攻关状态。
  课题专人专项推进,每月跟踪评价;团队遇到问题立即组织讨论,绝不拖延。来自各单位的成员都拿出自己的绝活,发挥最大的优势,快速解决着一个又一个问题。
  感应加热器是产线的核心部件,但故障率偏高,严重影响生产。供应商对此的答复是:必须外方人员修复,中方不具备这个资质和能力。然而,面对外方返程无期,以钢轧部董占奎为首的团队火速制定了修复方案,点检、首宝核力、首自信各路人马齐上阵。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们利用手里仅有的资源,在没有外方协助的情况下一举完成了自主修复,初步解决了感应加热器异常问题。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还有十八辊单机架产线。此产线整体由宝信公司设计电器系统,使用的是日本某公司的传动设备,但日本工程师却无法到现场调试。
  工期容不得拖延。2020年6月,京唐公司决定自主调试,随即与宝信公司及日方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冷轧部副部长肖激杨立刻组建团队,吹响了攻坚的号角。
  孙抗是团队中的一员,也是产线的电气主管。6月份开始,他带着团队加班加点翻阅日方资料,制定科学、严谨的送电方案,每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十八辊的电气室灯总是亮到深夜。到现场接线时,孙抗又爬上爬下确认每一根线,两条裤子都磨出了洞。
  摸爬滚打四个多月,团队自主完成了十八辊主、辅电机传动调试,这次攻关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日立传动系统调试经验,为后期自主维护奠定坚实基础,更为京唐的技术力量争了一口气,展现了中国智慧、首钢智慧。
  “十八辊单机架轧机从设备调试到如今月达产,我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孙抗常常感叹。
  十八辊区域作业长王少飞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无数日夜的奋斗,有汗水也有泪水。调试、分析、总结、固化……在京唐的土地上,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1年上半年,在没有外方专家指导的情况下,十八辊产线技术人员刻苦钻研、自主攻关,解决了挤干辊吹扫效果差、侧支撑控制精度不高、轧机换辊时间长等诸多难题,实现产线超高强钢周达产、产品大纲全覆盖。5月份,产线设备功能投入率达到100%,最高轧制速度达到800米/分钟,强度最高级别达到1180兆帕,具备轧制1470兆帕生产能力。在与同行交流学习中,他们惊叹:“京唐半年内就实现了月达产,实在是不可思议!”
  自己动手、不推不拖,方能自立自强。
  2021年3月,集团领导张功焰到首钢京唐调研时,赞扬京唐干部职工在新产线达产达效过程中“关键时刻积极担当作为”,把京唐人不等不靠、协同奋进的表现提升到了精神高度。
  敢闯敢试——“让技术领先成为核心竞争力”
  创新一直是流淌在首钢人血液里不变的基因。创新也催生着首钢京唐对技术的孜孜以求。新产线自然需要新技术,新技术必须要掌握在手中。
  MCCR具有“超薄”和“高强”两大特点,集成了当今世界薄板坯连铸和热轧的最新技术。面对技术的高峰,如何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京唐技术人员心之向往,更从不退缩。
  行业专家、科研院所、兄弟单位纷纷出谋划策,尤其是京唐技术中心的20多名博士,扎根现场、服务产线,钻炉膛、调喷嘴,值夜班、盯曲线……追寻着前沿技术,他们一路狂飙。
  MCCR产线的工作辊磨损较快,导致辊期无法进一步延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难以提高。技术中心的文杰博士主动请缨,他一边学习热轧工艺知识,一边研究新产线的特点,做了大量试验和优化调整,辊期长度足足提高了几公里。但文杰博士没有满足,又继续在磨损数据和轧制工艺参数上下功夫。经过反复验算,终于开发出了适用于MCCR产线的特殊工作辊辊型,以及配套的窜辊策略,单辊期轧制公里数达到148公里,比之前提高了近50%。
  “MCCR制造能力大幅提升,离不开这些技术人员。”钢轧部部长王国连说,“他们那种敢打敢拼的劲头,刷新了我对‘科技人员的认知’。”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闯过去了,就是一片新天地。2020年7月,热基镀锌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这条产线不仅是京唐二期一步重点项目,更是国内第一条热基板锌铝镁生产线。产品定位瞄准了正在兴起的新能源领域,用于光伏支架制作。
  “市场缺口虽然大,但对产线设备能力、功能精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产线要想达产达效,这些都是关键因素。”冷轧部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张环宇说。
  瞄准生产难点,冷轧部成立现场攻关和产销研团队一起攻关。产线区域作业长张学斌、质量工程师张秋生对标浦项和酒钢。他们白天观察产线生产、质量情况,建立问题台账,保证措施落实形成闭环;晚上召开专题会讨论,并立下规定,机电、工艺专业每个工作日至少各解决一项问题或者建立一项规章制度。
  张学斌和张秋生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优化炉区控制工艺,摸索带钢速度与退火温度、入锅温度的控制匹配关系,狠抓锌锅区域管理,确定锌液成分、锌锅液位,实现炉鼻子大流量稳定溢流,降低锌流纹质量缺陷发生。
  热基镀锌产线运行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逐月提升,产品综合合格率突破95%,完成了3.0毫米厚度热基汽车板试制。2021年4月,首次成功试制热基锌铝镁780兆帕级别超高强钢,向全球绿色能源标杆企业宁德时代供货。
  问题就是导向,解决问题中的技术追求既是必由之路,也是最终结果。
  2020年,首钢京唐中厚板事业部面临市场水冷钢板日益增加的新挑战,这需要热处理产线每月需弱水冷的钢板达到近1.5万吨以上,且主要以50毫米以上厚规格风电钢为主,远远超出产线生产能力。解决办法是有,就是开发常化炉特厚板弱水冷工艺技术。但是受常化炉弱水冷设备辊速和长度限制,常化炉生产50毫米以上弱水冷钢板超出设备设计能力,无法保证钢板板形。
  为了破解难题,生产技术室王坤和热处理专业人员刘伟、杜群超一起进入了现场,寻找解决方案。他们首先通过试验确定水比,使钢板冷却到所需温度,然后再试验不同辊速,改善钢板板形。随后又优化水冷程序,增加流量调节与出路条件连锁,以稳定的流量保证钢板整体水冷均匀。试验、调整、分析、完善……开发厚度从50毫米到60毫米,再到70、80、90毫米,热处理产线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常化炉累积实现50毫米以上厚度钢板弱水冷11.8万吨,板形、性能合格率99%以上。
  新产线的达产达效是首钢京唐坚定不移走技术强企之路的一个缩影。敢闯敢试,对技术的强烈追求,造就了京唐一流的进化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来源,即是首钢精神。
  坚守本质——“静下心来,创造更多价值、更多效益”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效益、创造财富。
  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只有静下心来,不断提高自身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才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2020年,新产线快速达产、快速盈利,成为京唐产品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新增正能量。
  高强酸洗板兼具热轧和冷轧产品的优质性能,在汽车用酸洗板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2021年,首钢京唐接收到试制国内某知名车企600兆帕级高强酸洗板订单。冷轧部酸洗作业区技术员郗瑶和制造部紧密结合,根据客户要求调节成分,制定内部牌号,在生产中通过调整酸洗破鳞辊机弯矫插入量、出口拉矫机弯矫插入量,成功解决了高强钢板形问题,实现稳定供货6000吨。2021年以来,高强酸洗冷成型产品实现从无到有并逐月上量,品种钢比例由2021年初的26.4%提升至62.7%;汽车结构钢(不含低碳低端牌号)接单量从0.58万吨增量至0.77万吨。截至目前,首钢京唐已成功开发复相钢、搪瓷钢、汽车结构用钢等一系列高强酸洗板。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宝马、吉利、长城等重点客户对超高强钢汽车板性能、表面质量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脱锌、山峰纹等表面缺陷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冷轧部生产技术室技术员巫雪松与作业区马幸江、侯耿杰、王硕等人一起,从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开始,对脱锌、山峰纹的宏观和微观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过程的实际工况和工艺参数,确定了包括炉内气氛在内的一系列关键影响因素。对加热段和缓冷段的气氛参数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最终解决了脱锌、山峰纹问题,提升了表面质量,确保超高强钢交付率。2021年,脱锌、山峰纹降级率由2020年平均1.2%降低至0.2%以下,重点客户的订单交付率达到96%以上。
  目前,超高强钢汽车板品种实现了DH钢、DP钢、CP钢、TRIP钢全覆盖、强度实现了1180兆帕以下级别全覆盖。
  良好的制造能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让首钢京唐越来越得到客户的青睐。
  以效益为中心,新产线的价值正在逐步彰显。
  首钢中厚板自搬迁至京唐后,一直在为恢复用户渠道及盈利而努力。2020年中厚板产线抓住市场机遇,发挥双线互补优势,全面取消现货流通材,增加风电、容器等高附加值产品订单,不断向达效目标迈进。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团旗下公司,是海洋平台制造业龙头企业。2020年4月,总投资过百亿的亚洲最大海洋牧场项目落地烟台,项目依托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建设。投资方之一的中集集团,分批次投放100个深远智能化网箱。该海上养殖项目用钢,主要是AH36/DH36海洋平台用钢,所有钢板要求表面抛丸喷漆预处理交货,而且技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对抛丸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相当于把1/5的A4纸厚度的漆膜稳定附着于钢板表面,对钢板的清洁度、粗糙度要求极高。中厚板事业部接到生产任务后,针对钢板表面质量采取工艺调整、加热等措施,并由专业工程师全程跟踪,确保喷漆后质量符合用户标准。2020年10月份,首钢京唐顺利完成第一批产品交货任务,钢板质量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2021年3月,在中集来福士年度供货商评价中,首钢京唐荣获中集来福士2020年度“优秀合作伙伴”荣誉。“京唐供货钢板是所有供货商中质量最好的,钢板尺寸控制、表面预处理质量,以及合同交货期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艺部主任于云龙对京唐产品高度称赞。
  2021年3月15日,首钢京唐中标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此项目是中石油和广东省的“一号工程”,也是“十四五”能源规划开局重点项目,工艺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
  这批订单包含碳素结构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以及大线能量焊接调质压力容器板等品种,分别用于储油罐底座外壳、顶部,以及储油罐本体结构的建设。“产品质量不容妥协,合同兑现至关重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领跑。”面对任务,中厚板事业部部长田士平坚定地说。
  服务国家“十四五”能源战略,京唐义不容辞。为保证储油罐钢板顺利交货,首钢京唐成立了由研发、生产、技术、销售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保供项目组。针对此单合同的厚度规格、成分体系、表面质量、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模拟焊接等工艺技术难点,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方案、生产方案。中厚板事业部安排专人从合同投标、生产、交货等全流程跟踪,组成技术、质量、生产、销售等全流程保供团队,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合同交货及客户高标准使用要求。从2020年3月份首次扭亏为盈到上半年基本实现盈亏持平,再到全年盈利,中厚板产线狠抓机遇、不断努力,2021年1至5月,盈利水平已与去年全年相当。
  起跑映照全程。在与困难斗争中,首钢京唐新产线不仅在物质角力上抓住了机遇,更在精神对垒上抢占了先机。展望未来,蓄势待发的京唐必将赢得更大优势、取得更好成绩、登上更高山峰。

来源:首钢集团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