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宝武资源提出的成本削减10%工作目标,马钢矿业罗河矿在面向市场抓机遇的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对标挖潜,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
全员参与,吹响降本增效“集结号”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今年三月份,罗河矿结合外部环境的多种影响因素,及时召开了成本管理专题推进会,对如何化解市场风险、强化成本削减目标举措进行宣贯,制定了“一部一表”的成本管理指标,明确了从产能提升、精益制造、效率提升、技术降本等六个方面,实施十四个降本增效支撑项目。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细化“一班组一表”“一人一表”的降本指标,构建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成本管理格局,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成本意识,营造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全面吹响成本削减“集结号”。
精益制造,提升降本增效“新收益”
今年以来,针对供应链、物流链、采购链时常“卡点”的现状,罗河矿一边把淡季生产作为“充电季”来搞好设备维护,一边大力实施精益制造项目,实现节能降耗,对井下疏放水进行压力检测,选定了两个压力满足生产要求的疏放水钻孔,将钻孔水接入到主生产供水管道,为井下提供长期生产用水,不消耗新水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电费。
罗河矿通过采用挤满式给矿,优化筛网孔径尺寸,充分释放破碎机、振动筛的处理能力;使用大流量的渣浆泵,改造溜槽、管道,消除了部分制约球磨机高台时运行的因素,吨矿电耗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环水泵房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值守,优化岗位人员9名,实现人员增效降本,并自主完成了新环水泵房智慧照明改造,节约了改造费用和电费。
同时,罗河矿分析研究了井下采准工程废石回填采空区方案的可行性,充填方案优化后,将部分废石充填至采空区,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充填成本及矸石提升费用。
精益管理,打造降本增效“新高地”
罗河矿坚持从细节入手、向实处着力,重新修订了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严格办公、业务招待、公务车运行等管理。物资管理上遵循“先入先出”原则,对长账龄物资、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处置,督促生产单位及时领用,杜绝物资积压,加快物资周转;每月召开采购计划审核会,从源头控制计划准确性和必要性;创新采购方式,由“清单式”采购转为“承包式”采购,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合同管理方面,罗河矿对各协力单位合同进行全面梳理,对固定场所的零星签证进行分类并打包外委,四月份新合同正式生效后,大幅减少了零星签证所产生的费用。
同时,罗河矿积极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其中,罗河矿一期500万吨/年扩能项目固定资产补贴,预计申报无偿补贴资金约2600万元;红矿高效回收技改工程项目固定资产补贴约340万元;激励企业扩大规模奖励资金50万元。
技改发力,跑出降本增效“新速度”
罗河矿以推进技改项目落地为抓手,让生产效率提上来,成本费用降下去。罗河铁矿开展井下电缆整治和电机车架空线优化改造,设计使用了一种无须横拉可调节高度的支架替代之前的横拉线,既解决了横拉线易损坏和电机车拉弓的问题,同时电机车装载率也提高了12%;井下电缆整治共回收高压电缆1800余米、低压电缆1000余米,配电柜18台,用于后续工程施工,节约材料费用。
罗河选矿厂完成隔膜泵进料粒度优化、破碎机给矿漏斗改造和球磨机大齿润滑油升级等技改项目,保证了生产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成本;球磨机大齿润滑油升级后,可降低齿面的磨损,减少润滑油的用量,油料费用下降259.65元/万吨;铜硫分离扩建工程重负荷联动试车成功,处理能力由25万吨/年提升至60万吨/年,为铜精矿生产创效打下坚实基础。
锚定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促降本。罗河矿在促进各项降本措施有效落实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月度成本管理工作例会,对成本削减工作中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把脉,提出解决方案,四、五月份朝着成本削减目标不断迈进。
(章利军 庆辉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