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鄂城钢铁宽厚板厂快冷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调试正如火如荼进行,该项目投入后将促进钢板性能提升,是落实公司品种结构调整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
面对调试中遇到的“绊脚石”,项目组成员以创新为动力,立足岗位,苦干、实干、巧干,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助力项目快速达效。
“项目投入运行初期,流量比例调节阀损坏了3次。”项目组成员周又吾讲到,“故障重复发生,肯定是造成故障的关键点还没找到。”
为此,他主动蹲点现场,通过对故障点的细致观察分析,他判断问题关键点在大小阀流量切换。很快,项目组根据大小流量阀的特性,对控制程序进行了优化,防止实际使用中小阀当大阀用,避免了阀门过热而损坏。
问题解决后,周又吾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想如何做的更好?
“调试就像是一场无法预判的遭遇战,面对未知的难题,坚持+创新就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日常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持续优化控制程序,加强对流量阀门的点检维护,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改善流量阀的使用环境,不断提高设备控制精度。同时针对性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水平。在大家的精心维护下,该阀门连续三个月未发生损坏情况,年节省备件费用10余万元。
工作中,周又吾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立足岗位扎根现场,积极带头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个人累计献计50余条,他本人连续2个季度被公司评为“献计达人”。
事虽小,不为不成
道虽迩,不行不至
正是这样一朵朵基层岗位自主创新的“浪花”
汇聚起企业降本提效的澎湃力量
(顾芳 周又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