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把“算账经营”“全员参与”贯穿到废钢管理日常工作中,围绕生产重点、关键指标,细算账、算细账,持续深挖内部潜力,激发岗位创新创效活力,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持续激发生产活力,1-7月有效降本22万元。
废钢“捡宝”,让贵重物资外销降本
“公司回收的废钢中夹杂着少量有色金属(不锈钢、废铝),以前由于人员不足,捡选操作复杂和困难,未能有效实施。现在我们发动员工把这些‘宝贝’捡出来,再通过公司平台外销实现降本,多捡1吨废铝就比废钢多卖9000元,多捡1吨废旧不锈钢就比废钢多卖6500元。”辅材作业区技术员张争在班组会上建议。
算明白了就干,张争带领作业区废钢班组人员采用机具、切割、筛选的方式深入废钢堆场中积极“捡宝”,先用挖机挑出含有色金属废钢结构件,采用人工外力破坏结构件后,在通过小件切割剥离、手工筛选贵重有色金属,剩余废钢进入废钢堆场进行加工利用,通过不间断的拣选,以少积多,有效盘活了此类有色金属资源。2024年上半年,废钢班组通过全员改善日、党员突击队、党小组攻关等活动,在废钢堆中拣选出贵重有色金属铝5.4吨、不锈钢9吨,外销经济价值14.52万元。
创新工艺,让“不能”变“能”
销售端余料(外购钢边)为该公司年初长期采购品种,设计加工方式为火焰切割,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该品种受材料厚薄不一致、捆扎松散影响,导致火焰加工困难,加工效率极低,造成该类物资加工受限,积压较多,炼钢不能正常消耗使用,严重占用公司采购资金。
“这个加工效率太低了,加工方式必须改变。”废钢班班长杨波说道。经过1个月加工作业现场观察、加工方式对标,杨波提出利用现有废钢中心轻薄料打包机进行销售端余料打包加工作业建议,并成立攻关团队。
攻关团队对现有压制设备进行改造,从原料堆码、扎捆到压制打包的选料、机具裹料、压制打包、装载发运等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对以前混扎的原料进行粗厚、细薄分类,占有80%的细薄销售端余料进行打包,利用抓钢机对细薄销售端余料进行裹料后送入打包机箱体内进行压制打包形成成品切头压块。经过7月初的连续试验,已形成销售端余料冷却压制打包固定模式,使“不能”变“能”。
此项加工工艺实施以来,共打包加工出成品切头压块506块,共计203吨,降低火焰切割损耗4吨/月,价值1万元,降低火焰切割能源费用2.89万元,降低加工人员成本费用0.9万元。
自主维修,让备件及人工费降低
2台汽车清洗机、12台雾炮机是废钢班组的主要环保设备,出现故障后容易造成环保达标不合格,影响加工和保产作业。清洗机和雾炮机在日常使用时极易造成喷嘴堵塞,不及时清理就造成喷嘴损坏。为此,班组抽调骨干人员开展自力检修,及时清堵延长喷嘴使用寿命,废旧利用重新组配喷头再次利用,降本备件费用。
班组骨干唐炜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利用自主检修,清理堵塞喷头2200个,更换损坏喷嘴151个,修复组配喷嘴再利用80个,还更换打包机、拆包机等油管7次,节约检修人工费和备件费共计2.63万元。”(张争、韩维波、李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