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钢铁行业中,成本控制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鄂城钢铁钢轧厂通过深入践行“算账经营”理念,各工序车间纷纷从细节入手,精细管理、精打细算,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保持生产效率的动态平衡。
技术攻关助力降低钢铁料消耗
炼钢工序炼钢车间以从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入手,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精准算好每一个操作步骤,以经营的理念对待每一种物料消耗,进一步降低钢铁料消耗,8月份,钢轧厂钢铁料消耗降到每吨1048公斤以下。
精准把握温度控制
对冶炼螺纹钢的3号转炉出钢口进行合理扩径,缩短出钢时间、降低出钢过程温降。将常温合金优化为烘烤后的400℃高温合金,实现出钢温度同比去年减低7℃。
技术攻关助力工艺改进
车间通过开展系列攻关,有效改进工艺技术。通过固化转炉用料结构攻关,提高含Fe资源金属收得率,试验不同类型含Fe资源的吹炼喷溅情况。通过优化副枪模型攻关,根据副枪模型大数据反算功能,计算高铁钢比下的物料温降值,确保转炉热量平衡稳定。通过优化转炉操作模型攻关,跟踪吹炼过程,优化调整枪位、流量减少喷溅,探索出标准的操作模式并对班组进行培训。
降低钢铁料
通过含Fe资源金属收得理论算账模型攻关,钢铁料目标降低,因此降低钢铁料主要在于加入含铁资源熔化成钢水,并且减少喷溅和操作失误。
绩效机制助力轧制“三控制”执行
轧钢工序棒三热轧车间充分运行“市场经营强绩效”机制,细化日产目标,将日产目标分解到小时轧制条数,聚焦关键指标改善,修订车间经济责任制,将指标倒逼到个人。
严格控制轧制过程
提前线下做好精轧线上辊缝测量,节约换辊时间。坚持“一机三确认”,坚决不带“问题”上线,上线后勤观察、勤测量、勤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产线月故障误时同比下降20%以上。
严格轧制生产节奏
从钢坯进炉、出炉到轧制成材、出库,盯紧每一条钢的节奏,盯紧每一个生产环节。以小时产量保班产,以班产保日产,向极致管理要效率,轧制节奏同比提升8%以上。
严格兑现绩效考核
对每班产生的误时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做到责任到人、奖惩到人、通报到人,压实岗位责任。从严执行车间经济责任制,以绩效拉开落后与先进班组之间的差距,充分调动班组积极性。
细抠作业助力消耗降成本习惯
优化每一个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间
准备车间将算账经营抠到优化每一个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间。通过探索合金、溶剂节约措施,发现20:00-22:00是日常上料的密级段,为了节约能耗,散料班组克服困难避开这个谷峰频上料,采取22:00-次日9:00,15:00-20:00带料,每年可节省电费约10多万元,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成本。
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煤氧枪是炼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其消耗量大、成本较高。为了降低这一成本,准备车间采取了将目前煤氧枪接口形式不变,将深入钢包的部分由碳钢材质更换为不锈钢方式投入生产使用。经过改造,原来一支煤氧枪只能用一天,现在一支可以用2天半,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一年可节约煤氧枪采购成本4.5万元。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却为车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算账经营各显神通的背后
是各岗位深知市场竞争的激烈
倒逼到个人
到岗位的较劲和认真
只有不断地精打细算
兼顾效率和成本的平衡
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尽力量
(何晓宇 张玉 姜斌 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