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钢长钢轧钢厂棒线作业区职工成功对上料台架光检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优化后不仅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轧制工作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生产工艺调整,连铸坯规格由150钢坯改为160钢坯,长度也从原来的12米更换为10.1米钢坯。当钢坯放置到加热炉上料台架后,分钢器负责将钢坯翻到入炉辊道上,然而,由于光检角度的局限性,在装炉过程中,光检系统无法有效检测到入炉辊道上的钢坯,从而产生无坯信号,导致分钢器持续翻钢。一旦发生此情况,每次处理需3~5分钟,直接影响轧制效率。
为此,该作业区职工针对这一问题主动出击,迅速成立攻关小组,小组成员扎根现场,对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与细致分析。从光检设备的安装位置到钢坯运动轨迹,一次次进行现场勘查和数据收集,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成功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现场入炉辊道的信号光检向西调整90度,同时在信号光检对面安装反光装置,以此扩大信号接收到范围,确保光检系统能够精准检测到钢坯。
方案确定后,职工们立即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他们克服了设备安装空间狭小、光线调试难度大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光检系统的优化升级。改进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光检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再也没有发生过连续翻钢事故。直接产生效益8000余元,并在操作台职工中得到了一致好评。(郭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