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谁掌握创新密码,谁就能在赛道上“弯道超车”!轧钢厂依托中南钢铁轧钢创新联盟,构建起与兄弟单位常态化的技术交流机制,不管是中南股份的“黑科技”,还是鄂城钢铁的“神操作”,都能通过联盟实现跨基地技术共享,这种“抱团创新”的模式,让每个基地都能取长补短,实现 “1+1>2” 的效果。截至 4月底,轧钢厂通过创新联盟转化累计实现创效 721.15 万元。
为了让创新成果“遍地开花”,轧钢厂完善了全员创新管理体系,以班组为单元组建92个创新小组,建立创新工作室与生产班组结对机制,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车间里到处都是“头脑风暴”的热烈场面!
跨基地技术创新协作,以热卷车间加热炉改造为突破口,上演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经验推广与成果转化。中南股份查安鸿团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优化控制逻辑”妙招解决了加热炉装钢时炉门开启时间过长问题。 今年2月,轧钢厂得知中南股份的创新成果后,迅速组织技术骨干前往学习取经,在没有额外购置设备的情况下,技术团队基于自身设备特点,对中南股份的创新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将这套优化控制逻辑成功应用到热卷车间加热炉改进中。改造效果立竿见影,每块钢装钢时间缩短4秒,炉门打开时间从74秒缩减到 70 秒,经测算,该创新成果每年能产生约 53.9 万元的经济效益。(安琪)